蟑螂为什么杀不死,它算不算演化最成功的生物?

2024-11-21 21:48:1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强力蟑螂药,三天死一半,七天全消灭。

广告语倒也没有过分夸张,蟑螂药效果挺好的,投放后蟑螂销声匿迹。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蟑螂又出现了,再次投药,这次强力蟑螂药没有上次好使了,只能换另一种更强力的蟑螂药。在灭杀蟑螂的战斗中,蟑螂灭之不尽,再强力的蟑螂药也强不过打不死的小强。

自从人类对蟑螂发动化学战争以来,面对每一轮新型的杀虫毒药,蟑螂赤手空拳却不畏惧,通过改造自身肉体来对抗人类武器。不在战斗中成长,终在战斗中灭亡。蟑螂以让人震惊的速度更新着自我,越战越勇,茁壮成长,终成这场战争的胜者。

接下来的文章不讲掉了脑袋的蟑螂为什么还能再活9天,只讲家居蟑螂怎样在化学战争中迅速成长。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型毒药,家居蟑螂能够扭转本性不碰甜品,如此自律强悍的敌人值得尊敬。

蟑螂为什么讨厌

4800种蟑螂中,只有10多种潜入家门,跟我们一起生活。

家居蟑螂跟你一样,喜欢遮风挡雨,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的室内生活。它的口味跟你也差不多,你喜欢的食物是家居蟑螂的美味,而且它吃得不多,只要灶台桌下掉一点儿碎粒,就能喂饱蟑螂一家子。

没有食物碎屑给蟑螂也没关系,衣服、窗帘、书本,甚至连肥皂它们都能咬上两口。即使在什么都没有的艰苦环境里,家居蟑螂(美国大蠊,雌虫)只靠喝水也能活上3个月。

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家居蟑螂,从热带到寒带,有人停留,它就傍人而居,不离不弃。虽然名叫德国小蠊(在德国,它的名字是俄罗斯小蠊),但它并不是起源于欧洲。以前认为德国小蠊起源于非洲,最近的证据表明它可能起源于东南亚,总之,小蠊从暖和的地方来,追随旅行者的脚步走遍天涯。

没有野生的德国小蠊,它在野外会被捕食。德国小蠊只能生活在室内,跟我们在一起即安全又暖和。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德国小蠊占据了家居蟑螂的统领地位。德国小蠊的繁荣昌盛得益于我们居家条件的提高,比如60年代北方开始集中供暖,90年代南方开始广泛使用空调。另外,四通八达的公路和铁路运输加快了德国小蠊的迁移步伐,而且火车和汽车上还有冬天加热,夏天制冷的空调车厢,小蠊漫游全国的旅程舒服贴心。

德国小蠊携带病原体,不过对我们的危害不大。苍蝇传染病菌给我们,每年有很多上吐下泻的倒霉蛋,只因为吃了被苍蝇污染过的食物。但被蟑螂传染病菌的病例却几乎没有,你在公交车上被同行人传染病菌的概率,要大于在家里被德国小蠊传染病菌的概率。

德国小蠊对我们造成最大困扰的原因,不是病菌隐患,而是密度太大,它是过敏源的主要来源之一。当你看到家里有一只蟑螂时,在你看不见的地方藏着上百只。一窝一窝的蟑螂埋伏在家里,想起来就心烦头大。

每6个星期,雌性小蠊生产一个卵鞘,里面有48粒蟑螂卵。如果一只雌性小蠊一生只生产2个卵鞘,那么一年内,它也能收获上万只子子孙孙的后代。

灭杀蟑螂的化学战争

灭杀德国小蠊的化学战争开始于1948年,杀虫剂氯丹第一次在家中使用。消灭昆虫的化学毒素氯丹比以前所有的物理杀虫方法都管用,被誉为不可战胜的杀虫剂。

3年后的1951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发现家居德国小蠊对氯丹有抵抗性。当时家居小蠊对氯丹的抵抗力强过实验室小蠊的100倍。

杀虫药推陈出新,德国小蠊的抵抗力也随之进步。到了1966年,家居德国小蠊能够抵抗的农药依次是:马拉硫磷、二嗪磷(地亚农)、倍硫磷。之后,德国小蠊对DDT全面免疫。

每次发明一种新的杀虫剂,只需要几年,或者只要几个月的时间,德国小蠊就产生了抵抗力。有时,小蠊对老杀虫剂的抵抗力还能抵抗新的杀虫剂,战争在没开始之前就结束了。

德国小蠊在对抗杀虫剂的战争中,茁壮成长。除了正面抵抗,全面提高抗药性外,德国小蠊还在战争中获得了新知,增加了识别陷阱,先行一步不落入圈套的能力。小蠊付出了扭转天性不吃甜食的代价,得以回避人类布下的甜蜜陷阱。

拒绝吃糖的蟑螂

25年前,西尔弗曼(Jules Silverman)在制药厂工作,研究毒杀蟑螂的新型毒药。当时市面上效果最好的蟑螂药是加入了杀虫剂的糖丸。

各种类型的糖都能做成蟑螂药里的诱饵,包括果糖、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德国小蠊的食物中有50%以上是碳水化合物,其中大部分的热量来自葡萄糖,甜品是小蠊的最爱。

西尔弗曼制作了含氟蚁腙的糖丸,实验室里的德国小蠊没有一只能够抵抗住新型糖丸的威力,全部都被消灭了。西尔弗曼把糖丸带给住在公寓里的朋友,帮他消灭蟑螂。可是公寓里的德国小蠊没有被消灭,加大糖丸的剂量也不管用。

公寓里的德国小蠊已经对氟蚁腙有抗体了吗?这是刚出来的新药,还没有在市场上推广使用。事实是,公寓小蠊和实验室小蠊一样,并不能抵抗氟蚁腙。但是公寓小蠊拒绝吃糖丸,糖丸里的葡萄糖已经不能诱惑它们了。

上图是公寓里的德国小蠊,它们聚在一起吃不加糖的花生酱,根本不理会旁边含有丰富葡萄糖的草莓酱。

西尔弗曼调查了世界各地的德国小蠊,在很多使用葡萄糖当诱饵的地方,比如佛罗里达和韩国,蟑螂已经开始回避葡萄糖了。西尔弗曼在实验室里给德国小蠊投食加了葡萄糖当诱饵的杀虫糖丸,繁殖了几代之后,小蠊开始回避添加了葡萄糖的食物。

德国小蠊怎么能控制住自己不吃甜食,还能教会孩子们不去吃甜食呢?甜品可不是说断就断那样简单,就连我们都有忍不住嘴馋的时候。

我们跟德国小蠊一样,最爱淀粉里的糖分。咬一口烧饼,里面的糖分碰到舌头上的味蕾,会触发甜味受体。受体向大脑发送信号,激活了大脑里的犒赏系统,于是我们感觉到愉悦。如果我们吃了大量的糖分,犒赏系统会持续兴奋,这时的糖分就很像毒品了。脑袋里的奖赏机制也是我们着迷于含糖食物的原因。

现在,德国小蠊拒绝了连我们都很难抵抗的甜食,它的自律来自哪里?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生物学家和田佳子把蟑螂的味觉神经元连接到电脑上,蟑螂品尝到不同的味道会在电脑上出现不同幅度的脉冲。

公寓小蠊和野生蟑螂做对比测试。先给果糖,公寓小蠊和野生蟑螂都给出了“甜味”的脉冲信号,果糖触发了它们的甜味受体。再给葡萄糖,公寓小蠊给出了“苦味”的脉冲信号,野生蟑螂给出了“甜味”的脉冲信号。

公寓小蠊拒绝吃糖的秘密破解了,它直接改变了自己的味觉,把甜蜜的葡萄糖变成苦味,从此不再上当。抵制糖衣炮弹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吃糖,没有欲望就没有伤害。

公寓小蠊不是特例,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德国小蠊都在对抗糖丸的战争中获得新知。在以果糖为诱饵的地区,德国小蠊不吃果糖,但是依然爱吃葡萄糖。

灭杀蟑螂的化学战争至今持续了70年,刚开始,蟑螂正面抵抗,进化出一代强过一代的抗药性。到后来,蟑螂不再直面战斗,而是提前识破陷阱,有效回避了战争。

在我们发起的战争中,每个回合都是蟑螂胜出。蟑螂之所以赢得了那么多次战役,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发动战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对蟑螂的战役中,这句话可以写成:物竞人择,小强更强。

回答2:

因为蟑螂的繁殖能力特别强,死了体内的虫卵还会继续繁殖。

回答3:

因为他有很多的天敌,所以繁殖能力也变的特别厉害,

回答4:

杀不死的蟑螂,你可以杀死一只蟑螂,但是蟑螂体内的卵虫依然活着。

回答5:

市场上有一些蟑螂药也是很好用的,但是蟑螂的生存能力是很强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完全消灭掉的,而且蟑螂的繁殖能力也特别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