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维生素A缺乏症?

2025-04-29 10:42:4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大多数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饲料中摄取,因此要根据鸽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特点,调节维生素、蛋白质和能量水平,保证其生理和生产需要。预防乳鸽的先天性维生素A缺乏症,必须使喂乳亲鸽的饲料中含有足够的维生素A;同时应注意饲料的保管,防止发生酸败、发酵、产热和氧化,以免维生素A被破坏。

治疗方法主要是在日粮中补充富含维生素A或维生素A原的饲料,如鱼肝油及胡萝卜等。幼鸽可肌内注射1~2毫升鱼肝油(每毫升含5万国际单位维生素A)。需大群治疗时,可在每千克饲料中补充1万国际单位维生素A。在短期内给予大剂量的维生素A,对急性病例疗效迅速而安全,但慢性病例不可能完全康复。由于维生素A不易从机体内迅速排出,所以应注意防止长期过量使用而引起中毒。

回答2:

维生素A缺乏症俗称“干眼病”,是由于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所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症,本病多发于雏禽。维生素A对鸡来说,能维持上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正常机能,保证视觉、呼吸、消化和和生殖系统黏膜的完整,促进鸡的生长发育和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1)主要症状和剖检变化 本病如是先天性的,初生雏出壳时就双目失明或有眼炎。后天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时,雏鸡长到3周龄时,表现体质衰弱,两腿无力,运动失调,有的不能站立。眼睑肿胀,流泪,眼内含有豆腐渣样的脓性分泌物,眼不能睁开。喙和小腿部皮肤的黄色消退,于4~5周大批死亡。病程稍长者出现角膜穿孔,眼球下陷,眼水外流,最后双目失明,严重的病例可出现神经症状。成年种鸡一般症状与雏鸡相似,特征症状是眼和鼻孔流出奶酪样渗出物,眼睑肿胀被渗出物粘着,严重时失明。产蛋量下降,孵化率降低,蛋内出现血斑。

剖检病死鸡或重病鸡,可见其口腔、咽部、食道的黏膜上有散连的白色小结节,严重时可形成溃疡,喉头常覆有一层灰白色易剥离的干酪样假膜,成年鸡更明显,内脏器官表面及输尿管内有白色尿酸盐沉积。

(2)本病的防治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增加多维素的用量,在日粮中补充富含维生素A和含胡萝卜素丰富的饲料,如鱼肝油、蛋黄、新鲜青草、胡萝卜、黄玉米等。对少数患鸡可及时投喂鱼肝油丸,每只鸡每天1粒,连用4~5天即可好转。如患鸡较多时,可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清鱼肝油15毫升,连用10~15天;也可用羊肝治疗,每千克饲料中加羊肝0.7~1千克,先将羊肝切碎,用开水烫至变色,然后连汤加肝一并拌进饲料,在饲料中添加足量维生素A。每千克饲料含量不低于15000单位,对于眼部病变严重甚至失明的和有明显运动失调的重病例,无治疗价值,建议淘汰。

回答3:

软腐病是茄果类蔬菜的一种常见病,在高山栽培中更是常见。在茄子和辣椒(甜椒)上主要为害果实,在番茄上除为害果实外,也可为害茎秆。果实被害,初呈水渍状,茄子为褐色椭圆形病斑,番茄为淡色半透明状近圆形病斑,辣椒(甜椒)为暗褐色病斑;后扩展至果实的大部或整个果实,似烫伤状,病部细胞组织软腐,一般仅留果皮,呈淡褐色或灰色,果肉有臭味,脱落或残留于枝上,失水后烂果干缩。番茄茎部被害,多从分枝处整枝造成的伤口开始侵染,致使髓部组织腐烂,有臭味,后失水干缩中空,病部以上枝叶萎蔫,叶片变黄,但茎部纵剖面可见维管束组织完整而不变色。

软腐病属于细菌性病害。病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但在2~40℃范围内均可生长,病原菌的致死温度为50℃、10分钟。软腐病在我国南方地区,特别在大棚等设施中无明显的越冬现象,周年都能发生。软腐病可通过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等传播,并从植株的伤口侵入。一般连作、土壤潮湿、雨水多、磷钾肥少等条件下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1)实行轮作。

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茄科蔬菜、菊科蔬菜、伞形花科蔬菜轮作2~3年,降低田间病菌密度,能有效地减少软腐病的发生。

(2)加强田间管理。

深沟高畦,多施磷钾肥,及时松土,避免大水漫灌等对控制软腐病的发生均有一定的效果。此外,大棚栽培中及时通风透光,降低空气和土壤湿度对避免软腐病的发生十分重要。

(3)药物防治。

一般宜在发病初期用药。常用药剂有: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等喷雾,每10天一次,连续2~3次。也可用2%~5%茶籽饼浸出液喷,用量为每667平方米75千克,或2%~3%浸出液75千克兑水250~300千克浇灌;可撒施生石灰,每667平方米15~20千克,或每3~4天用阴阳灰(3份草木灰+2份生石灰混合而成)撒一次,每个667平方米30~4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