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雍正王朝》中,八爷党逼宫为何会失败?

2025-04-28 10:18:0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八阿哥处处效仿康熙,但只学了皮毛。康熙后期疏于理政,导致官员松懒,国库空虚,康熙也无力整顿吏治,表面上看以为康熙对待臣属宽松。八阿哥笼络人心,拉帮结派,以八爷党的势力胁迫朝廷、太子和康熙。八阿哥的做法让康熙产生了严重的顾虑,再加上太子自作孽,以江山社稷为重,为了大清的存亡,选择了雍正。

回答2:

用老八的话说就是,天若助我,我为周公。可见,事情一旦发展到这个地步,无论是谁当皇帝,大权一定是由老八独揽了。只可惜,老八胤禩竟然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了两回,那就是老十三胤祥。当皇五子弘昼偷偷将关外兵马入驻大营的事告知老十三后,老十三迅速赶往大营,夺回了兵权,逮捕了几个涉事的都统,事件才最终平息。如果当时老八、老九和老十三人之中有一个留在大营待命,然后想法子截住老十三胤祥,再里外结合,说不准就能大功告成了。

回答3:

主要原因剧中也写的清清楚楚了,十三爷关键时刻掌握了丰台大营!老臣张廷玉又从道理上解释了八王议政的真正含义!让八爷党理亏武力也没有了。只能失败了。

回答4: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即位后,雍正帝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不想放过政敌胤禩等人,胤禩等人也不甘心失败,所以双方的斗争在雍正帝继位后延续下来,他在政治上采取多种措施以巩固自己的皇位。首先是消除异己,分化瓦解诸皇子集团,将胤禵从西北军前召回,加以圈禁。晋封胤禩为廉亲王和总理事务大臣。将胤禟发往青海西大通(今青海大通西北)。鉴于清朝没有行之有效的立储制度,常因皇位继承权产生争端,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
雍正帝在雍正二年(1724年)春以前,对政敌的打击尚有所节制,这是因为政权还不太巩固,不便太刺激对方。雍正二年(1724年)三月,青海平叛胜利,雍正政权的力量增强了,随即加紧惩治胤禩一伙。四月,对胤禩本人声罪致讨,说他“肆行悖乱,干犯法纪,朕虽欲包容宽宥,而国宪具在,亦无可如何,当与诸大臣共正其罪”。削宗籍和圈禁,并被改名为“阿其那”(意为待宰的鱼),胤禟被削宗籍和圈禁, 并被改名为“塞思黑”(意为讨厌的人)。皇十子胤礻我被圈禁,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祯(胤禵)先是派去守陵,再后来受圈禁。康熙皇十二子胤祹被降爵,后康熙的皇三子胤祉也被革爵圈禁。
同年五月,革去苏努贝勒,七月发出《御制朋党论》,进一步开展反对胤禩党人的活动,不久年羹尧、隆科多问题的出现,遂放松了对胤禩的攻势,迨至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年羹尧赐死,便加速惩处胤禩等人。至雍正四年(1726年),胤禟、胤禩先后囚禁致死,胤禵迁于京城景山,蔡怀玺自杀,郭允进枭首示众,其他胤禩党人也遭到处分。至此,经营二十多年的胤禩集团彻底垮台。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所谓的八王党根本没有还手之力。逼宫就更无从谈起了。

回答5: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弘昼在八爷党逼宫中做得并不好,只是当他感到要有问题的时候,选择了“很有智慧”的方式进行了及时并有效的止损,并在事后又在雍正面前用“自损”的方式,躲过了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