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沙漠的诗句汇总如下
1、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蓟中作【唐】高适
2、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唐】高适
3、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塞上【唐】高适
4、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燕歌行【唐】高适
5、大漠风沙里,长城雨雪边。--信安王幕府诗【唐】高适
6、身逐塞鸿来万里,手披荒草看孤坟。擒生绝漠经胡雪,怀旧长沙哭楚云。--送李将军【唐】刘长卿
7、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黄。秋风起边雁,一一向潇湘。--边上【唐】齐己
8、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从军行【唐】王昌龄
9、日暮沙漠陲,力战烟尘里。--从军行【唐】王维
10、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寒日生戈剑,阴云摇旆旌。--横吹曲辞·出塞【唐】沈佺期
11、漠漠沙堤烟,堤西雉子斑。--故城曲【唐】温庭筠
12、广漠杳无穷,孤城四面空。马行高碛上,日堕迥沙中。--边城晚望【唐】许棠
13、誓将绝沙漠,悠然去玉门。--出塞【唐】虞世南
14、绝漠蓬将断,华筵槿正荣。--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唐】崔日用
15、关头落月横西岭,塞下凝云断北荒。漠漠边尘飞众鸟,昏昏朔气聚群羊。--从军行【唐】崔融
16、大漠羽书飞,长城未解围。--早春边城怀归【唐】崔湜
17、建牙连朔漠,飞骑入胡城。--送崔融【唐】戴叔伦
18、绝漠秋山在,阳关旧路通。--横吹曲辞·出塞【唐】耿湋
19、阴风吼大漠,火号出不得。——塞下曲四首【唐】贯休
20、鼓角雄山野,龙蛇入战场。流膏润沙漠,溅血染锋铓。--平胡【唐】李隆基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2、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7、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8、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9、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曾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13、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14、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5、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曾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6、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17、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18、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1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
20、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3、哭疼老鼠混呀,小瞧流水人家。
2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5、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2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赛》
28、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29、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30、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31、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从军行》
形容大漠风光的诗句(二)
1、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3、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5、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赛》
7、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8、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
1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
1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3、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15、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6、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17、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8、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20、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形容大漠风光的诗句(三)
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2、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5、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7、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其二》
8、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9、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0、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1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1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3、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唐·高适《塞上听吹笛》
14、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唐·卢纶《塞下曲·其二》
1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17、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出塞》
19、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20、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2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望采纳,谢谢!
1/《凉州曲二首》
柳中庸
关山万里远征人,一望关山泪满巾。
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
高槛连天望武威,穷阴拂地戍金微。
九城弦管声遥发,一夜关山雪满飞。
沙碛:指沙漠。青海边塞戍守地方空空荡荡只有一轮明月,无际黄色的沙漠里本来就是很荒凉没有春天的。诗句写青海边塞地带的一片荒漠和戍边征人内心的空落苍凉。
2/《河湟书事》
波斯老贾渡流沙,夜听驼铃认路赊。
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
来自波斯的商人穿过沙漠,前来做生意,每天夜晚都能够听到那单调的驼铃声,便知道路途还很遥远。
3/《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燕山”指的是自今蓟县蜿蜒而东,直至海滨的山脉。在大沙漠中,黄沙就像白雪一样漫天飞舞着,而在燕山之上的月亮好似一弯金钩一般。诗中景观瑰丽,摄人心魄。
4/《登单于台》
张蠙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所谓“痕”指的是沙尘垒起的痕迹,而“疑”则是怀疑、疑似的意思。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在狂风之中翻飞的沙尘像浪花似的留下了一个个的痕迹,而呼啸的狂风则发出了雷鸣般的响声。
5/《十五里沙》
刘克庄
只见如山白浪飞,更堪动地黑风吹。
渺茫直际九州外,汹涌常如八月时。
河伯岂能穷海若,灵胥仅可吓吴儿。
惜无散发骑鲸友,共了南游一段奇。
“八月”是指的是沙浪如同八月十五的海潮一般汹涌。只见一座座如同小山一般的沙丘如同白色的浪花一般翻飞,但是更厉害的还是那搅得天昏地暗的狂沙;风沙铺天盖地地汹涌而来,就像是八月十五日巨大的海潮一般。
6/《入塞曲》
左光斗
大漠空高尘不飞,新秋塞上草犹肥。
石榴红绽葡萄紫,博望遥驰宛马归。
在大沙漠中的天空虽然很高,但却看不到翻飞的沙尘;即便是到了初秋时节,塞外的牧草依然显得十分旺盛。这句诗刻画了大草原、大沙漠天高地远的景色,以及塞上秋色的壮丽风光。
7/《度破讷沙二首·其二》
李益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此写黎明之时,戍边将士的铁衣在阳光的照射下使整个沙漠都显得寒气透人。这是强调戍边将士生活在边疆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