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远古贴了,突然看到就插一嘴.
首先前两个答案都有问题.
同样重量的飞机, 螺旋桨飞机起飞和降落所需要的滑跑距离往往比喷气式飞机短. 因为螺旋桨吹出来的风直接冲刷机翼, 即使飞机静止不动,机翼也能提供一定的升力, 这样飞机起飞和降落所需要的最低速度就会大大降低.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曾经尝试让c130上航母, c130是四发螺旋桨中型运输机, 空重30多吨,最大起飞重量70多吨, 是美国现役除c5和c17的第三大运输机. C130多次成功在弗雷斯特号航母上着舰和独立起飞, 我查到的数据是54吨起飞重量, 不用弹射器起飞需要滑跑240米,着陆150米.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这个方案被否决, 改用现在较小的的E2预警机和C2运输机承担预警和运输任务.
另一个例子是二战时期螺旋桨飞机在航母上的起飞甲板往往只有几十米. 比如说日本的赤城号航空母舰就采用了在现在看来十分奇葩的三层飞行甲板设计. 最顶层是位于舰尾长190米的降落甲板, 下面一层是在降落甲板前方只有15米的轻型飞机起飞甲板, 最下面是55米长的重型飞机起飞甲板. 当时飞机发动机也就千八百马力, 虽然当时飞机轻的也就一两吨, 但推重比肯定比现在小的多, 主要因为是螺旋桨飞机加上有甲板风, 才能有这么短的起飞距离.
美国和法国的航母E2预警机用弹射器起飞。中国和俄罗斯的航母没弹射器所以用直升机做预警机。其他国家的轻型航母大多用直升机作预警机,有的可能没有。
美国有蒸汽弹射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飞行器加速到起飞速度,中国,前苏联包括现在的俄罗斯都没掌握这个技术,至少从目前来看是这样的。降落的时候也有挂钩,网上有视频,可以看看。
二战飞机都是螺旋桨的,比如野马和零战,那时候的航母比现在小但是搭载飞机一点不少。其实螺旋桨飞机更容易在短距离上起飞
靠喷气式弹射器,就相当于一个弹弓,把飞机射出去,所以不管飞机的动力大小,都会有个助力给他,让他在短短一百米的距离达到起飞时需要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