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碳水化合物产生4千卡的热量。与蛋白质产热相当,而1g脂肪能产生9千卡的热量。
由此可见主食不但热量不高,还可提供饱腹感,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在体内也更易被利用。鉴于此,一日三餐不宜缺少主食。建议成年人每天适量的谷类食物摄量为250~400g,并要注意粗粮细粮搭配,每天最好能吃50g~100g粗粮或杂粮或全谷类食物。
一日三餐的热量,早餐应该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每餐能量按照碳水化合物占60%、脂肪占25%、蛋白质占15%的比例,分配给三种产能营养素。早餐的主食量应在50~100g之间;午餐的主食量应在200g左右;晚餐因接近睡眠时间不宜吃得太饱,可选择含纤维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如粥类有助于消化吸收,还可适当添加一些杂粮、薯类等作物来提高主食的营养。
扩展资料
碳水化合物的第一个生理功能是供给能量。“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就心慌。”这句谚语清楚地告诉我们,碳水化合物是人的生命活动和生产劳动的动力源泉。脑细胞活动的唯一能源物质是葡萄糖,所以人饿久了首先感到的是头昏,继而出现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碳水化合物消化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它在人体内有三个去向:
一是进入血液被直接利用;
二是暂时以糖原的形态贮存起来(主要存放在肝脏和肌肉内);
三是转变为脂肪(所以主食吃得过多常会发胖)。
碳水化合物的第二个生理功能是用作“建筑材料”构成人体组织器官。所有神经组织和细胞都含有碳水化合物。作为生物遗传物质基础的脱氧核糖核酸就含有核糖。
参考资料来源:蝌蚪五线谱-一日三餐不宜缺少主食
参考资料来源:青岛政务网-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1g碳水化合物人体所能吸收的热量就是4kcal,1g蛋白质4kcal,1g脂肪9kcal,1g酒精7kcal,如果是燃烧热比这个要高
好像不同食物产生的热量不一样,主食米面大约1G产生5卡,像水果、蔬菜中含碳水化合物低拆合后产生的热量还高呢,达到11卡左右。食物不一样产生的热量不一样。
食物中每克碳水化合物完全代谢产生约17kJ(4kcal)的热量。
对人体来说,食物中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除了纤维素之外的糖类及其衍生物。这些物质在人体中一般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产生的热量相当于碳水化合物的燃烧热约17kJ,换算成食物热量的美国法定单位卡路里则是约4000卡路里(4kcal)。
除此之外,一般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如面粉、米、燕麦等会有其他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等等,还有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纤维素,所以人体从其中获得实际热量会有所浮动。
食物中每克碳水化合物完全代谢产生约17kJ(4kcal)的热量。
对人体来说,食物中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除了纤维素之外的糖类及其衍生物。这些物质在人体中一般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产生的热量相当于碳水化合物的燃烧热约17kJ,换算成食物热量的美国法定单位卡路里则是约4000卡路里(4kcal)。
除此之外,一般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如面粉、米、燕麦等会有其他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等等,还有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纤维素,所以人体从其中获得实际热量会有所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