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从天意,继承新生的气运,皇帝下诏。敬奉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诏令。皇帝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没有太子,没办法把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恬过继给文宗显皇帝为儿子,承继大统,继承皇位,改年号为光绪。嗣位的皇帝如生有皇子,也承继过世的皇帝的皇位。特此告喻!
真敢胡说八道!
文宗:年号咸丰。
嗣皇帝:皇储即位之辞。
古未有父辈继承子侄前例,所以要找兄弟,也少有兄承弟。同治无子,弟以继兄。咸丰再无他子,所以往上找道光的孙子,过继给文宗。或说慈禧欲听政,立幼不立长(道光还有年略长的孙子),其实情诸亲王子都不足以担大任,遂找光绪,一,聪颖;一,培育尚来得及。事后证明光绪还是比其他诸亲王子好得多,虽然过激。慈禧是主战派、变法派。作为孤儿寡母,只能搞平衡;不过主和派、保守派经常强势,无奈。且外戚、宦官并未得势。李莲英之类比汉、明阉党天壤之别。或说慈禧独裁,孤儿寡母,没(用)娘家人,可能吗?不过平衡而已。另外,维新际所谓袁世凯叛变、告密,近于胡说,康有为上:建立英美中国,折。慈禧还政,对光绪就一个要求:大清不能变。谁还敢用维新党?袁世凯本身不是维新党,不过洋务派里的激进分子。
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 钦奉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懿旨:(这句需要翻译吗?译出来也会有些拗口)
皇帝去世了,没有子嗣,不得已让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恬过继给文宗显皇帝当儿子,继承皇位,改年号为光绪。光绪皇帝如果有了孩子,就让他作为光绪皇帝的接班人。
慈禧下的一道过懿旨,因咸丰无后,不得已立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恬为先帝继子,以备承继皇位,改年号为光绪,待光绪生子后,就正式承继皇位。由此可见,光绪帝未被立为正式皇帝,名义为嗣皇帝。为慈禧长期垂帘做好了铺垫。
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 钦奉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懿旨:
皇帝去世,但是没有子嗣,不得已只好以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恬来继承皇位,为文宗皇帝的孩子。改年号为光绪,如果光绪皇帝有了儿子,以后就让这个儿子继承皇位。
特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