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附条件不起诉而不是附期限不起诉

2025-02-25 08:58:1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按实际情况,不存在附期限不起诉的相关法律规定。
  附条件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认为可以不立即追究刑事责任时,给其设立一定考察期,如其在考察期内积极履行相关社会义务,并完成与被害人及检察机关约定的相关义务,足以证实其悔罪表现的,检察机关将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
  根据刑诉法修正案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应符合以下条件:
  第一,主体条件,适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第二,罪名条件,必须是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或者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轻微犯罪的犯罪,并且是依法可能被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拘役或单处罚金处罚的犯罪。
  第三,主观条件,是行为人有悔罪表现;
  第四,程序条件,是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考验期
  刑诉法修正案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人民检察院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加强管教,配合人民检察院做好监督考察工作。
  “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
  附条件不起诉
  刑诉法修正案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4、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
  撤销
  新刑诉法第273条规定: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
  1、实施新的犯罪或者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罪需要追诉的;
  2、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上述情形,考验期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救济
  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公安机关可以要求复议、提请复核;被害人可以申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起诉的决定。

回答2:

我的理解是:附期限不起诉是针对诉讼时效而言,如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第四十一条 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而附条件不起诉是有其他法律规定的不起诉的条件,包括时间,如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法定不起诉的情形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也不知道对不对,希望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