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仪在汉元帝时始设,当时为妃嫔中第一级,地位仅次於皇后。“昭仪位视丞相,爵比王侯”。
在曹操为魏王时,设昭仪为妃嫔中第二等,位在夫人之后。但在魏明帝以后,昭仪地位已在夫人,贵嫔,淑妃,淑媛之后,位在第五等,地位大不如前。
南朝宋武帝年间,昭仪位在三夫之下,位列九嫔之首。到了宋明帝泰始二年,昭仪地位又再下降,只列在九嫔中第五等。
北魏世祖太武帝时,昭仪又列在妃嫔中第一等,又分左右两等。到了北齐武成帝,再次推行汉朝制度,昭仪又成为嫔妃之首,位比宰相。唐高祖武德初年,昭仪重新复用,为正二品九嫔之首,武则天就曾经被拜为昭仪。宋金二朝基本依照唐制,昭仪依然列位九嫔之首,为正二品。明朝初年,昭仪在妃之下,婕妤之上,列位第三级,明中期置九嫔后,列位四级,清代废了这个名号。 贵人在东汉光武帝时始置,地位仅次於皇后。到了魏晋南北朝,贵人是仅次於皇后的三夫人之末,南北宋朝的贵妃、贵嫔、贵人并称三夫人,位在昭仪之上。
北朝北魏时,後宫等级为:皇后,左右昭仪,贵人,夫人等。贵人是第三等级,昭仪又再次於高贵人。
在清朝,後宫分为八个等级: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贵人是第六个等级的妃嫔,只属於从属地位,迟妃嫔而居,地位比较低下了。
妃嫔排位,每个朝代不同,就拿西汉、宋、明、清作例子吧:
西汉:
宋朝:
沿唐制,设四妃、九嫔、等等。真宗、仁宗在位时,把九嫔扩充至十八人,仁宗又在妃级别中增一位号名宸妃。 宋朝定宫制为;
明朝:
明朝的後宫位号,大体上并无严密的等级分别,对於後宫嫔妃的等级有着很大的弹性。除以皇后为最高之外,贵妃仅次於皇后、明宪宗时又封万贵妃加「皇」字为皇贵妃,以後渐成定制。
皇妃位号除贵妃之外,亦以贤妃、淑妃、庄妃、敬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等为众妃位号。
之後在明世宗朝和明神宗朝分别都出现了端妃和恭妃的位号。
明世宗嘉靖十年仿古礼册立九嫔;
但又无严格规定以上位号非用不可,在明朝这二百七十六年间,後宫除去上述位号外,还出现过端妃、恭妃、慧妃、裕妃、成妃、昭妃,宁嫔等位号。
除去以上妃、嫔的等级分别之外,另外还有婕妤、昭仪、贵人、才人、美人、选侍、淑女、答应等位号杂置期间。
清朝:
清入关前,後宫称福晋或格格。努尔哈赤的妻子称福晋,尊称大福晋。皇太极时,使用妃的称号。顺治帝时,妃和福晋、格格并存。只是福晋和格格已经低於妃的封号。
康熙时,后妃制度逐渐完善,将之分为八等级,分别为;
贵人大,下面给你写一下,后宫嫔妃的等级,你看一下
皇后
皇贵妃
贵妃
正一品:德妃 淑妃 贤妃
从一品:夫人
庶一品:妃
正二品:贵姬
从二品:昭仪 昭媛 昭容 昭华
庶二品:淑仪 淑媛 淑容 淑华
正三品:修仪 修媛 修容 修华
从三品:贵嫔
庶三品:婕妤
正四品:贵仪
从四品:顺仪 顺媛 顺容 顺华
庶四品:充仪 充媛 充容 充华
正五品:姬
从五品:容华 婉容
庶五品:婉仪 芳仪 芬仪 德仪 贤仪 微仪
正六品:嫔
从六品:良媛 良娣
庶六品:小媛、小绯
正七品:贵人
从七品:美人 才人 良人
庶七品:常在 答应
正八品:选侍
从八品:娘子 舞涓
庶八品:宝林 娱灵
正九品:芳婉 柔婉
从九品:顺常 顺成
庶九品:承徽 列荣
正十品:御女 采女
庶十品:充衣 承衣刀人 更衣
末: 官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