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考文垂”号导弹驱逐舰

2025-05-04 21:12:5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考文垂号导弹驱逐舰,HMS Coventry (D118)

所属国家:英国,英国皇家海军


性质:谢菲尔德级(42型)导弹驱逐舰


定位:提供舰队中程防空保障


组建时间:1978年11月10日服役


驻地:英国皇家海军Springtrain海军基地


执行的任务:主要中程防空作战,次要反水面反潜


前身:61型护卫舰未完舰三号舰考文垂号


组建背景:填补被取消的82型驱逐舰


创建者:英国Cammell Laird船舶工业公司


编制变化:机密,未明


隶属关系:直接隶属于英国皇家海军


历任领导人:共一任,皇家海军中校Burne·Portsmouth


参加的战事:

1980年两伊战争

1982年福克兰群岛战役


结局:

1982年5月25日被阿根廷空军的一架A-4天鹰3×250kg炸弹击沉 

回答2:

“考文垂”号为英国42级导弹驱逐舰的第6艘,属于防空驱逐舰,参加了马岛战争在战争第5天被阿根廷空军的天鹰攻击机用3枚1000磅炸弹击沉.
60年代末,英国研制成功“海标枪”式舰载防空导弹,并准备建造4艘82型导弹驱逐舰做为新航母CVA-01的护卫舰只。但是,82型驱逐舰仅仅建造了1艘,便随着新航母的下马而停建了。这样,排水量比它小得多的42型“谢菲尔德”级导弹驱逐舰便应运而生了。
 42级舰的主要使命是为水面舰艇编队提供必要的区域防空能力,并承担反潜、反舰攻击和对陆支援的任务。该级舰共建14艘,其中第一批6艘,第二、三批各4艘。首舰“谢菲尔德”号于1970年1月开工建造,1975年2月正式服役。这三批舰的设计大同小异,只是第三批根据马岛海战的经验做了改进,舰体也略有增大。该级舰最后一艘“约克公爵”号1985年服役。

  总体性能

  该级舰全长125米(第三批为141.1米),宽0.61米,标准排水量3500吨,满载排水量4100吨(第三批为4675吨)。该级舰是西方国家中第一级采用全燃汽轮机动力装置的驱逐舰,高速时用2台“奥林普斯”型,总功率54000;巡航时用2台“太因”型,总功率8500马力,推进器为5叶低噪声变距螺旋桨,航速30节,续航力4500海里/18节。全舰编制312人,其中军官26名。

  必需指出的是,英国皇家海军在建造该级舰时,为了降低成本,限制了全舰的排水量;为了增加武器和电子设备,又简化了全舰的壳体结构,采用了薄壳型舰体,因此结构薄弱,容易被击穿,而且容易受热起火。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之战中,该级舰中的“谢菲尔德”号和“考文垂”号被导弹击中后,就因此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武器装备

  反舰武器:该级舰以防空作战为主,因此舰上没有安装专用的反舰导弹。舰载直升机可携带“海上大鸥”式轻型反舰导弹执行反舰作战,但其射程、威力均为“轻量级”的。1座MK-8型单管114mm主炮,最大射程22千米,射速25发/分,可担负起反舰、防空和对陆的作战任务。

  防空武器:1座双联装“海标枪”中程舰空导弹发射装置。该弹是按多功能区域防空导弹设计的,既能对付高空目标,也可对付低空目标,必要时也可用作反舰导弹。该弹射程40千米,反应时间只需20秒,全舰备弹22枚。另有2门“厄利孔”20mm单管炮,射速800发/分,主要用于日常警戒。由于建造时间比较早,舰上没有装备先进的末端反导系统,这是“谢菲尔德”号被击沉的重要原因之一。

  反潜武器:1架“山猫”反潜直升机用于远程反潜。该机装有吊放式声呐、搜索雷达及2枚MK-44反潜鱼雷。舰上装有2座MK-32型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管,发射MK-44或MK-46反潜鱼雷。

  电子设备

  雷达:1部956R远程对空搜索雷达、1部992Q中程对空/对海搜索雷达。火控雷达为2部909型,用于制导“海标枪”舰空导弹。

  电子设备:作战指控系统为ADAWS-4型,它以FM1600计算机为核心,将全舰作战指挥和各武器系统指挥功能集成在一起。它能完成作战数据的快速处理,并进行威胁判断和射击分配,还可以通过数据链与友舰交换信息。另有2座“乌鸦座”干扰火箭发射装置。

  声呐:1部184型舰壳声呐。?

  在英阿马岛之战后,建造中的“谢菲尔德”级后续舰进行了紧急改进。首先是加装了2座20mm“密集阵”近防系统和2座(或4座)20mm“厄立孔”炮。

  4座6管“海蚊”130mm箔条/红外干扰弹发射器,并加装了1部675型电子对抗系统。但是该级舰存在的超低空目标探测能力差、防空导弹性能低的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这使它已经落后于当代先进驱逐舰,尤其是它防空系统已大大落后于当代先进的防空系统。现在,英国新一代45型防空护卫舰已经进入“快车道”,它将替代“谢菲尔德”级,成为皇家海军2艘新型航母的“防空盾牌”。

回答3:

  “考文垂”号为英国42级导弹驱逐舰的第6艘,属于防空驱逐舰,参加了马岛战争在战争第5天被阿根廷空军的天鹰攻击机用3枚1000磅炸弹击沉.
60年代末,英国研制成功“海标枪”式舰载防空导弹,并准备建造4艘82型导弹驱逐舰做为新航母CVA-01的护卫舰只。但是,82型驱逐舰仅仅建造了1艘,便随着新航母的下马而停建了。这样,排水量比它小得多的42型“谢菲尔德”级导弹驱逐舰便应运而生了。
 42级舰的主要使命是为水面舰艇编队提供必要的区域防空能力,并承担反潜、反舰攻击和对陆支援的任务。该级舰共建14艘,其中第一批6艘,第二、三批各4艘。首舰“谢菲尔德”号于1970年1月开工建造,1975年2月正式服役。这三批舰的设计大同小异,只是第三批根据马岛海战的经验做了改进,舰体也略有增大。该级舰最后一艘“约克公爵”号1985年服役。

  总体性能

  该级舰全长125米(第三批为141.1米),宽0.61米,标准排水量3500吨,满载排水量4100吨(第三批为4675吨)。该级舰是西方国家中第一级采用全燃汽轮机动力装置的驱逐舰,高速时用2台“奥林普斯”型,总功率54000;巡航时用2台“太因”型,总功率8500马力,推进器为5叶低噪声变距螺旋桨,航速30节,续航力4500海里/18节。全舰编制312人,其中军官26名。

  必需指出的是,英国皇家海军在建造该级舰时,为了降低成本,限制了全舰的排水量;为了增加武器和电子设备,又简化了全舰的壳体结构,采用了薄壳型舰体,因此结构薄弱,容易被击穿,而且容易受热起火。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之战中,该级舰中的“谢菲尔德”号和“考文垂”号被导弹击中后,就因此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武器装备

  反舰武器:该级舰以防空作战为主,因此舰上没有安装专用的反舰导弹。舰载直升机可携带“海上大鸥”式轻型反舰导弹执行反舰作战,但其射程、威力均为“轻量级”的。1座MK-8型单管114mm主炮,最大射程22千米,射速25发/分,可担负起反舰、防空和对陆的作战任务。

  防空武器:1座双联装“海标枪”中程舰空导弹发射装置。该弹是按多功能区域防空导弹设计的,既能对付高空目标,也可对付低空目标,必要时也可用作反舰导弹。该弹射程40千米,反应时间只需20秒,全舰备弹22枚。另有2门“厄利孔”20mm单管炮,射速800发/分,主要用于日常警戒。由于建造时间比较早,舰上没有装备先进的末端反导系统,这是“谢菲尔德”号被击沉的重要原因之一。

  反潜武器:1架“山猫”反潜直升机用于远程反潜。该机装有吊放式声呐、搜索雷达及2枚MK-44反潜鱼雷。舰上装有2座MK-32型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管,发射MK-44或MK-46反潜鱼雷。

  电子设备

  雷达:1部956R远程对空搜索雷达、1部992Q中程对空/对海搜索雷达。火控雷达为2部909型,用于制导“海标枪”舰空导弹。

  电子设备:作战指控系统为ADAWS-4型,它以FM1600计算机为核心,将全舰作战指挥和各武器系统指挥功能集成在一起。它能完成作战数据的快速处理,并进行威胁判断和射击分配,还可以通过数据链与友舰交换信息。另有2座“乌鸦座”干扰火箭发射装置。

  声呐:1部184型舰壳声呐。

  在英阿马岛之战后,建造中的“谢菲尔德”级后续舰进行了紧急改进。首先是加装了2座20mm“密集阵”近防系统和2座(或4座)20mm“厄立孔”炮。

  4座6管“海蚊”130mm箔条/红外干扰弹发射器,并加装了1部675型电子对抗系统。但是该级舰存在的超低空目标探测能力差、防空导弹性能低的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这使它已经落后于当代先进驱逐舰,尤其是它防空系统已大大落后于当代先进的防空系统。现在,英国新一代45型防空护卫舰已经进入“快车道”,它将替代“谢菲尔德”级,成为皇家海军2艘新型航母的“防空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