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编排按元素序号从大到小的顺序.从左到右是同一周期,核外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是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递变性规律.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 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5. 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6.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7 .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氧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很多方面
1.同一竖行的化学性质相似,像高中课本提到的氟氯溴碘砹
2.同一横行电子层数相同
3.你可以用加法算出同族的下一个的原子序数例:H=1,LI=1+2=3,NA=3+8=11,K=11+8=19
,RB=19+18=37,CS=37+18=55,FR=55+32=87,由此我们便可推出下列可能的序数
4.主族数与电子层数相同的,你看一下,是H,Be,AL,Ge,Sb,Po,会发现这些元素都是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上...而且都是金属元素(H)除外。
5.其实貌似好多字都是现有的符号后用汉字表示,你会发现金属元素全是金字旁,非金属元素,气态是气字头,固态有石字旁,并且除去偏旁的字,大多数都是这个元素的读音。
6.你会发现元素周期表主族的元素中越靠近两边,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一些特殊的物质,永远都是把边!
挺冷的一个知识,H其实不一定放在开头,其实也可以放在IVA和VIIA上,因为H差一个电子能形成稳定的结构,同样它形成稳定结构所需的电子数与它现有的电子数相同。
根据金属活动性
至于规律= =。 讲起来太麻烦反正数书上自己看看也能看出来或者老师都有讲过,很多题目也有做到过
化学课本有的,建议将那一节仔细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