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和父隔阂的原因

2025-02-26 03:57:3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因为朱自清的父亲封建做派,导致父子失和。

1917年,父亲朱鸿钧失业,过惯了大手大脚生活的他,很快遇上了“经济危机”。1920年,从北大提前毕业的朱自清前往扬州八中教书,然而身为封建式家长的朱鸿钧,却凭借着自己与扬州八中校长的私交,未打招呼就直接取走了朱自清当月的薪水。

这一做法与朱自清个性自由解放思想的要求产生冲突,他觉得父亲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平等的人。再加之父亲的妾侍又从中挑拨,使得矛盾愈演愈烈。一怒之下的朱自清愤然离开扬州,到外地宁波、温州等地执教。

1921年冬天朱自清接出妻儿,在杭州组织了小家庭。这又使朱鸿钧感到好不容易养大的儿子结婚也不告诉他,十分气愤,父子从此失和。

父子和好

资料记载,1928年,在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朱自清的三弟朱自华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忙奔上二楼父亲卧室,送给父亲朱鸿钧先睹为快。

此时的父亲朱鸿钧已行动不便,就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朱自清的文章《背影》。

诵读时,父亲朱鸿钧的两眼老泪纵横,手不住地颤抖,但读完后,昏黄的眼珠却放射出光彩。他明白了儿子读懂了自己过去的关心,也明白自己错怪了儿子,他谅解了儿子。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朱自清:写《背影》前夕 父子矛盾渐深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背影》的背后:朱自清与父亲真实关系令人大跌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