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没有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有效地阻止,既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它发生与否,对结果的发生在行为上持一种消极的态度,但在心理上是肯定的,不与其意志冲突。
间接故意的认定:
间接故意一般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
(1)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一个危害结果发生;
(2)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其中又可以分为情况:
A、为了追求某种危害结果而对同一对象可能造成的另一危害结果持放任的态度;
B、对某一对象实施犯罪行为时,放任对另一对象造成的危害结果。
1、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
2、间接故意包括三种情况:
(一)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
(二)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
(三)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动辄捅刀子的情形。
具体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分析。描述信息有限,无法做出详细的分析,你可以登录思科律所的网站,查询相关法律规定,也可以在线咨询专业律师,有效解决现有问题。
主观上对危害结果是放任的态度
比如二人吵架中一方当着对方的面上吊,另一方不做任何措施,任其在自己面前死亡
其对上吊一方的死亡就是持放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