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快新农村一产跟进项目的实施,我区从基地建设、企业发展、产品流通、农民组织化和农民培训五个环节入手。
一是立足资源优势,增加基地数量,实现基地规模化。继续壮大现有的磨盘柿、食用菌、豆类、肉禽四个区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畜禽、花卉新产业。同时,以设施农业和标准化为基础,发展反季节蔬菜、鲜食果品。加快土地向优势地区、种养能手、农业企业集中,最终形成“三廊一区多个示范点”的发展格局,使全区的农业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二是创新经营机制,育强企业龙头,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力争经过3-5年的培育扶持,使我区的每个主导产业都形成l-2个带动能力强的加工龙头企业或企业群。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把经营领域向生产基地延伸和拓展,以农产品“订单”为纽带,实行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真正发挥企业对基地、对农户的带动作用。
三是构建销售网络,培育市场体系,顺畅农产品流通渠道。推广京之源、利民恒华等特色农产品配送模式,把零星的农产品组织起来,把分散的农户带动起来。全面推广采摘、体验、观光模式,把农产品与旅游商品有机结合。发展壮大农业经纪人队伍,引导农民开展网上交易,拓展农产品销售领域。经过3-5年的努力,初步形成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产地市场与异地市场、季节性市场与常年性市场紧密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多主体的市场建设新格局。
四是发展专业合作,注重自我服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年内重点规范、扶持5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力争使50%从事一产的农户和65%农产品纳入合作组织覆盖范围。通过3-5年的努力,使全区80%从事一产的农户和农产品纳入合作组织覆盖范围。
五是完成新型农民培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了解农民的需求,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围绕新农村建设、主导产业发展、农民实际需求,完成“技能型”、“专业型”、“创业型”、“带动型”、“管理经营型”、“储备型”“公益服务型”七类新型农民培训,年内完成4.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