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教材中 双缝干涉实验是两个波源振动情况相同的干涉现象,
中央亮纹的位置到s1、s2、s的路程差等于0的位置!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缝S从双缝S1、S2的中央对称轴位置处稍微往上移动,通过双缝S1、S2的光任是相干光,仍可产生干涉条纹,中央亮纹的位置经过s1、s2到s的路程差任等于0。即ss1P=ss2P,即s1在上,中央亮纹P的位置略向下移,s1在下中央亮纹P的位置略向上移。在
教材中 s1在上,所以中央亮纹P的位置略向下移。
中央亮纹的定义——相位差为0的两列波叠加而成的亮纹。
其他亮纹的定义——相位差为2kπ(k=1,2,3......)的两列波叠加而成的亮纹。
其中一列波从S经S1到P,另一列波从S经S2到P,
两列波从S出发时是完全相同的(相位差为0),若要两列波到达P处时相位差仍为0,则两列波从S经S1到P、从S经S2到P的两个路程应该相同,
因为SS1
故选D。
如果单缝上升,那么色光到达S1、S2肯定存在相位差,而S1、S2到P点的距离是一样的,除非它们的相位差是一个周期,否则不可能在P点产生亮纹。
亮纹位置肯定会变啊 因为中心点s变了 所以p也变了位置嘛 正态分布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