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纳税人按规模大小和会计核算是否健全,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人是指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的核算,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纳税人
分类是正确,但是分类的依据不全,可以看看注册会计书税法,很详细
增值税暂行条例细则第二十八条 条例第十一条所称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为:
(一)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下同)的;
(二)除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
除此之外的增值税纳税人就是一般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按照17%税率计算销项税额和进行税额,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是按照销售额乘以3%计算应纳税额。
按理准确的说法是,《增值税暂行条例》将纳税人按其经营规模大小及会计核算健全与否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增值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与原来的增值税相比,新税制把增值税纳税人划分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是相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的,主要是指生产经营规模比较小(销售额达不到一定标准),而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准确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的增值税纳税人。除小规模纳税人以外的增值税纳税人,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现在实际执行中是: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达到80万以上的就要认定为一般纳税人,所以说此题可以说是正确了。虽然说法不够准确,但是在实际中也只能说是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