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一般出现在4至9月,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池塘、湖泊、沼泽等静水处,因品种不同出现的时间也会不同。比如黑纹伟蜓,在华北区以及东北的辽宁,5-8月可见;华南区则3-10月可见。
常见的蜻蜓如蓝面蜓多分布于浙江、四川、贵州等省;长痣绿蜓分布在华北一带;黄蜻全国多省市自治区有分布;玉带蜻仅产于中国,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和福建等省市自治区。
扩展资料
蜻蜓是无脊椎动物,昆虫纲,蜻蜓目,差翅亚目昆虫的通称。
后翅基部比前翅基部稍大,翅脉也稍有不同。休息时四翅展开,平放于两侧。稚虫短粗,具直肠鳃,无尾鳃。包括蜓总科Aeshnoidea、大蜓总科Cordulegastroidea、蜻总科Libelluloidea等3总科,共11科。蜓科和蜻科最为常见,广布于我国各地。
蜻蜓是食肉性昆虫。他们捕食苍蝇、蚊子、叶蝉、虻蠓类和小型蝶蛾类等多种农林牧业害虫。蜻蜓是有益于人类的一类重要天敌昆虫。“蜻蜓点水”是蜻蜓将卵产在水中的生物学特征.其幼虫(稚虫)生活在水中,生活期因种类而异,蜓类一般为2年,有的长达了3至5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蜻蜓
蜻蜓一般在夏季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池塘、湖泊、沼泽等静水环境 ,幼虫在水中发育。一般多在雨过天晴出现或者下小雨的时候成群出现,由于那个时候,空气中的水分比较多,水滴粘在小昆虫身上,导致它们的飞行速度及高度有所下降。
蜻蜓在冬天之前基本已经完成了整个生命周期,但蜻蜓的卵会被置于植物内、枯木内或甚至干土中,又或被掉在水面上,这视其品种而定。
大多数温带地区的蜻蜓品种的卵不会在产后孵化,并且可能待上数月才孵出稚虫,这一段不孵化时期称为“滞育期”,目的就是是为了让蜻蜓以卵的形态度过寒冬。
蜻蜓的幼虫水虿在水里起码要经过一年,整个幼虫期所需时间依照不同种类及季节也有所不同,从一个月到三、四年都有,时间长些的要苦熬七八年才能羽化成虫,蜻蜓成虫的寿命只有幼虫的十分之一,仅仅能活1-8个月左右,尽管如此蜻蜓在昆虫中还要算是长寿的了。
扩展资料
蜻蜓是益虫,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无论成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多食害虫,成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虫,实为益虫,蜻蜓的食量也是非常惊人的。
一种俗称为“青头楞”的绿色大蜻蜓一天能亳不在乎地吃掉2000只左右的蚜虫等这类小飞虫,据说一只马大头蜻蜒一天内能吃近1000个小飞虫,能在1小时内吃掉4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同时,蜻蜓的幼虫也特别爱吃蚊子的幼虫,一只蜻蜓幼虫一年能吃3000多只蚊子的幼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蜻蜓
1. 因为快下雨时,高空密布了许多小水珠,会把蜻蜓的翅膀沾湿。所以蜻蜓就会降低高度,向下飞,在低空捕捉蚊子或对人类有害的小飞虫。
2.因为蜻蜓也要捕猎啊,可能草坪上的猎物更多。
3.蜻蜓成虫可以活1-8个月,因种类而异。平时在高空捕猎,因为身体细小,在阳光照耀下,不容易发现。
他们飞久了会停下来,会立在某一个树枝==,还有躲在树上的树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