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多疑,还是确实有问题?别人总说我是奇葩。高分求救!

2025-02-25 04:29:0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你好;
人基本上都很容易停留在自己的错觉当中。你也不例外。实际上,你说高中的时候人家很尊重你,大学就变味了。那么,你就得弄明白,尊重是怎么样的尊重你,不尊重你是怎么样的不尊重你。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人们只会尊重应该尊重的人。也可以说,人只有具备了值得别人尊重的特征的时候,才会被其他人尊重。你所用的事例,只是想证明你进入大学之后的人际关系有多糟糕。简单地说,你还没能转变到一个社会人的角色上。我们的社交关系,基本上,在高中之前是一种特征,在大学中是一种接近于半学生半社会人的特征,进入社会之后,才会迎来另一次模式的变化。你一直在询问我们一个问题:“要如何知道别人眼中的你。”这个问题很容易把自己弄糊涂。因为一百人眼中的你,肯定有一百种样子。因为你在与这一百个人相处的过程当中,会有一百张面孔。在你的宿舍的六个人当中,你就提到了有两个人一直在背后害你,有两个人躲着你,你没办法,只好和外宿舍的人建立起关系。你不仅把别人当成了施害于你的人,还一直强调自己被别人以一种多么不应该不合理的方式对待你。当然,你的出发点是好的,那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关注和关爱。问题在哪里?问题在,你是怎么样感受他人的。
你提到了,在高中的时候,别人说你一句神经,你觉得挺正常。为什么高中的时候说这样的话,你认为是正常的,而在大学的时候就认为不正常了呢?是你的心态变了?是你的人变了?是你说话的方式变了?是你做事的方式变了?都不是。是因为对象变了。高中时期的学生,和你相处的时间很长,对你的了解已经比较深。所以,他们只会认为这是你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是你所有特性中的一部分。因此,这些特性,才是区别你与他人不同的参考因素。他们认为你是个性也好,认为你奇怪也好,是因为他们是一群人。我上面也说了,你就算说了同一句话,一百个人听着,也能听出不同的“感觉”。我们同时要考虑到,高中时期,人际之间的冲突之所以并不明显的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刚从初中过渡而来的尚未完全脱离的儿童特性;第二个是因为高中时期的学业压力冲淡了人际冲突的影响。但,步入大学之后,就不太一样了。其一,大学的学生经历了高中的高压释放之后,个性的展露更明显,人们更会留意到别人是怎么样的人,自己在别人面前是怎么样的人,也更关注了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和自己被他人接受的程度;其二,大学时期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大家已经不再是与过去的同学相处,而是与新的对象相处。新的对象,不仅意味着他们是新的,也意味着你在他们眼中同样是新人。人的特性,是否被他人接受,取决于你是否是别人乐意接受的特性综合体。因为人际也存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现象。这就提示了,即使你提到了宿舍里的人如何让你不爽,但你同样也让别人不爽;你说班上有谁笑话你,但同样你也在笑话某些人;你讨厌班某些人,那么,也同样会有某些人在讨厌你。人,只会拥有自己数量有限的小群体社交。你想,很多人喜欢刘德华,可我就是不喜欢,这有错?当然没错,只是我们的喜好不同。其三,一个人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时,需要提前学会去尊重别人。你到现在为止,描述的更多的是你遭受的不公待遇,和你无法理解的别人的嘲笑。这还是说明,你一直把自己当成那个核心了。我一来就问你了,你想得到别人的认同,你是否提前认同了别人?你也得思考思考,你说的别人在背后害你,那别人是吃多了没事儿干,成天寻思着要怎么把你除掉?我想,人家还不至于无儿到这个地步。人际的互动特点,一览无遗。
但,我不想用太多的理论解释把你弄晕。我只是想强调,不必把自己当成是受害者。因为没有对你施加不公平待遇的人。无论这是你的特性也好,是你的缺点也好,那都是你的特征之一。别人是否笑话你,是否看不起你,那是别人的权利。毕竟,没有人有义务配合你的要求来满足你。只是,别人说你“奇葩”的时候,大部分是描述你的某些言行思维超出了他们的意料。这与是否尊重你无关,也不会是别人看不起你的原因。比起你思考要怎么样正常,要怎么才是正常,是不是自己多疑。那么,应该可以尝试着去思考“我认为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认为我对别人怎么样”。自己去了解自己,再去观察别人,再去思考,会找到更多的答案。因为我们去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依据的大部分素材,是别人怎么样对自己。比如,一个人是不是好人,不在于他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而是在于这个人对自己的情况。你想想,比尔盖茨就算捐了几亿美元做善事,他好不好,与我们无关,甚至是无关痛痒毫无感觉。但是,如果在你饿得眼冒金星的时候,一个同学借给你三百块钱,即使这个人平时对你挺冷淡,但你内心里就会开始认为他是一个蛮好的人。这就是在于你平时怎么样对人,而不是你平时是不是多疑,很敏感,很奇葩。
如上,我想说的是,别人的感觉,万万千千。你无法通过你的调查取证来证明你的论点。因为你已经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先把自己的论点提出来,再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论点。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论点一定是成立的。那么,现在,你也可以开始学会找相反的证据来反驳自己的论点了。但无论说多少,既然你认为自己现在过得这么不如意。显然你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在有人说你是个性,有人是在笑话的情况下,那么,请做自己吧。因为做自己是最自然,最舒服的事。你即使是明星,也无法保证人人都喜欢你。只要自己了解了自己是怎么样的人,再弄明白要怎么样对别人。那么,以后你会意识到,没人有精力去害你,也没人有精力去中伤你,更没有人有精力来关注需要多尊重你。否则,按你现在这些思路走下去,最后你一定会变成四不象。既想满足A的标准,又想满足B的标准,最后,只会为了追求别人的好感而不停地让自己变化,直到找不着北为止。
最后,我们也应该明白。人际关系,在不停地解体,不停地重组,直到我们拥有相对稳定的人际圈为止。高中时的人际圈,九成的人都会变淡解体;大学时的人际圈,九成的在毕业二的内解体;最后稳定的,是工作之后的人际圈。因此,你应该明白,你还想和高中时的同学在QQ上聊得欢快,那只是你的一个美梦罢了。到了大学,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有了各自新的朋友,你们顶多也只能算是熟悉的陌生人罢了。说的有点杂。可以参考一下我空间里的人际关系的文章。

回答2:

一,楼主本身性格里面有多疑的因素,很多事情本身就是一件小事情,但由于楼主的多疑,使事情产生了扩大化,建议楼主以后要是碰到吃亏的事情的时候,笑笑就过去了,不要想太多,更不要在心里有疙瘩。
二,每个人的个性都是发自自己内心和本性的,而不是装出来的,所以如果你只是率性而为,那么她们为什么会笑话你?她们接受了你,就是知道你这样的性格,这样本性的你,所以自己先做好自己,而不是因为别人的态度改变自己的本性,这样子为别人的看法而活着,你不会觉得特别的累吗?
三,我们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但是在说话上,要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就是自己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想问题,如果自己觉得没把握别人会不会高兴的,那就忍忍别说,但如果本心里面就是为别人好的话,那么说出来别人也不会感觉得你的恶意,那么也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当然太冲的话是一定不能说的。
四,怎么做才是正常?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读书的时候读书,该做什么的时候做什么,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是可以的。这应该是所谓的正常生活,当然青春本身就是可以疯狂的年纪,只要不影响到别人,做一些又何妨?

回答3:

你的问题本身需要有更详细的表述才能够更为准确的为你解答。比如:你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和什么样的人说了什么样的话,说话当时你的态度、口气是什么样的,对方的反应怎么样等等。

但就你以上表述,我简单的跟你聊聊我的看法。
众所周知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类具有复杂的心理活动。而人的心理过程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就你的问题而言,主要的问题我想应该是:个性成长过程的不变性与环境转变之间的矛盾。出现你说的问题很正常,很多人都会遇到。只是,表现形式不一定相同但性质确实一样的,都是因为个性不变性与环境转变后的矛盾冲突。
所以,你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去引导自身心理健康发展以及如何协调内心与环境的冲突。

以上说的是你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你还想深刻的了解或者逐步解决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你可以给我留言。

希望能帮到你!

回答4:

能听出来你心里的困惑、不满和委屈,好像你怎么也弄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我能了解的,只是你在这里表达出来的,所以只能就这个说说对你的感觉。看你的文字,有一种急匆匆气哼哼的感觉,好像很委屈,很莫名其妙。如果是一个人这样来问我,我可能首先会感觉有点害怕,因为这样的追问让我感觉好像有点兴师问罪,如果我说了实话,或许反而会让你很生气。因为字里行间传达出来的是,其实你觉得自己很正常,不应该被别人这样误解。所以我也会担心,我即便说了实话,你是否听得进去。另外,从这段文字里,能看出你的很多感受,但却几乎没有具体事件。这样好像也让我无法说出我的意见,因为我能听到的,都是你心里感觉发生了什么,实际究竟怎样,我也不知道。或者说,从你的文字里,我感觉到其实你虽然在要求帮助,却同时又非常谨慎,不愿意说出具体事件,这让我不禁担心,你是不是很脆弱敏感,担心我如果说了什么会伤害你。因此,如果我是你的朋友,或许我也会选择不跟你说。

以上仅仅是个人感觉,仅供参考啊。

回答5:

也许你优秀,个性突出,她们嫉妒。我只在乎我在乎的人对我的看法,其他人爱咋咋地,我管不着她们怎么看我,她们也管不着我怎么行事。别人对我好,我就对她好,对我不好,我也不理会。拿这些事烦自己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