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活三年不算活,枣树死三年不算死。”为什么呢?桃树长得快,但不结实;枣树长得慢,但结实如铁
枣疯病是目前枣树栽培中的毁灭性病害,在全国各大枣区均有不同程度地发生,轻者树体衰弱、叶黄叶小、疯枝丛生没有产量;重者死树毁园,损失惨重。
目前,科技工作者和枣树专家已查明,枣疯病的病原为类菌质体(MLO,亦即立次克体,枣树感染此病后表现为花器返祖、花梗变长,萼片、花瓣、雄蕊等植物生殖器变成小叶,主、副芽及隐芽萌发后变成间节很短的细弱丛生状枝,人们称之为疯枣树,枣疯病也因此而得名。
我本人翻阅了大量的有关枣树的书籍和文章,对此病都只做一个概括介绍,如发病症状、传播途径、目前在防治上所选用的药物以及能采取的措施,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没看见一份资料对枣疯病有一个详实系统的科学论证,心中总不免有几份遗憾。
枣疯病目前被称为枣树上的癌症,是因为发病机理的未知性,发病的不可预测性,突发性以及现在治疗上存在的难度。作者试图从枣疯病的发病机理方面予以解析,对错也只是自己的一些看法,旨在抛砖引玉,不妥之处请专家不吝赐教。
一、树体生理机能紊乱是枣树发生枣疯病的主要诱因
现代医学证明,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首要的一条那就是必须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健康体魄的主要标志,那也就是各系统功能必须正常。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例子,生理功能不健全或不正常的人,或大或小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疾病,比如肝功能如果不正常,其解毒或排毒能力就会大大下降,就可能得各种肝炎;肾功能如果不正常,也就可能得尿毒症;神经功能如果不正常,也就可能得精神病……因为生理机能的失调,将倒致机体免疫力大大下降,这时病毒或病菌就会乘虚而入,致人生病。同理,如果树体的生理机能发生紊乱,同样也能招致发病。我们知道,如果枣树的根系发生了病变,其土壤中的养料和水分得不到吸收,时间一长,就可能死亡;如果干部发生病变,养分不能正常输送,也有可能发生死树,枣树环剥发生死树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树木虽然与人在生理结构、生理功能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其理应该是相通的,枣树的免疫系统如果发生紊乱、其愈伤能力、抗病能力也会大大降低,感病机率将会大大增加,使其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袭,以致枯萎死亡。
枣疯病的病毒(菌)也不例外,不管是自身携带或是通过其它途径传入的,在健康的树体上、或免疫功能强的树体上有可能表现为症状不明显、发病迟缓或根本不发病,而在生理机能紊乱的树体上,就会突然发病、病毒的繁殖与复制速度大大加快,以至病树在2——3年时间内很快死亡。因此说,枣树的生理机能紊乱是发生枣疯病的主要诱因。
二、何种情况下易造成枣树的生理机能紊乱
造成枣树的生理机能紊乱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以下两个重要方面不可忽视:
1、树体极度衰弱易造成生理机能紊乱
实践中我们观察到,不管是零星栽植的枣树还是成片栽植的枣树,只要根深叶茂,生长正常的,很少发现有感染枣疯病的,而得有枣疯病的树,没有一个例外的都是生长不正常,有的发芽迟、发出的枣头枝没有精神,表现为细弱脆短、或叶片枯黄瘦小。运城市红枣中心主任杨自民同志,在七、八十年代下乡工作观察和调查中发现:“经常将牲口拴在枣树上的发病率高”,这又是为何?原因不外乎以下四点:第一,“大牲口拴在枣树上经常啃食树皮,造成伤口”,养分的输送不能正常进行;第二,“夏季气温高,微生物活动剧烈”,象这种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给微生物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病毒(菌)的基数将大大增加;第三,牲口拴在枣树上,其大小便都在树体周围,新鲜的尿液和粪便,很容易烧伤树的根系,使根系受到伤害;第四,牲口经常“在树上磨擦身体,造成树体摇动”,我们知道,枣树立根少、侧根多,并且根系浅,多分布在30——50公分土层,这种经常性的摇动,使树体固地性大大降低,根系也多少受到牵动而不能正常生长。基于以上四个因素的存在,这样的枣树十有八九很衰弱,再加上伤痕累累,病毒(菌)又多,得病也是必然的。
除上述特殊情况外,生产中我们还看到:路旁沟边无人管护的枣树发病率高;生态环境复杂、杂草丛生荒芜的枣园发病率也高;而精心管理的枣园发病率低。山西省农科院枣树所枣品种圃,1965年春栽植51个品种,共计474棵树,在1966——1979年间,因无人管理而荒芜,有26个品种发生枣疯病,占品种总数50.98%,枣疯病株99个,占总株数20.89%。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枣树在得不到正常管护的情况下,若不施肥、不浇水、不治虫不打药,任其自生自灭,树体极度衰弱,抗病力大大下降,发病率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这与专家得出的结论也是相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