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名字后面为什么带子字?

如:孔子、庄子、荀子等
2025-02-26 02:03:5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子是尊称,对在一个领域的前辈表示尊敬。

回答2:

礼貌用语。

回答3:

子字在古代是一种称呼,礼貌用语。具体可参考“子”的百度百科。
大约从春秋时代起,人名除了正式的姓名外,大士大夫和文人中还盛行表字。例如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到了东晋,自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自称号为“五柳先生”开始,文人学士便纷纷相继模仿,除名、字外,又有了号的自称。
  有些文人沿用古代“公、侯、伯、子、男”爵位的等级给自己表字时,既不愿以末得的“男”做为自己的表字,也不用头等的“公”为自己表字,往往采用偏下的第四等“子”来表字。有趣的是,同是表字“子安”的可查到有三人:西晋的成公绥、唐代的王勃、清代的魏秀仁;北周的王褒与西汉的王褒不但同姓同名,而且表字都是“子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