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的密度:
SMA13 2.46吨/立方米 AC16 2.43吨/立方米 AC20 2.44吨/立方米 AC25 2.45吨/立方米
沥青混凝土比重 :
细粒式2.38,中粒式2.36,粗粒式2.33.平均一般2.35左右。
沥青混凝土(bituminous concrete)俗称沥青砼,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
沥青混凝土按所用结合料不同,可分为石油沥青的和煤沥青的两大类;有些国家或地区亦有采用或掺用天然沥青拌制的。
按所用集料品种不同,可分为碎石的、砾石的、砂质的、矿渣的数类,以碎石采用最为普遍。按混合料最大颗粒尺寸不同,可分为粗粒(35~40毫米以下)、中粒(20~25毫米以下)、细粒(10~15毫米以下)、砂粒 (5~7毫米以下)等数类。
按混合料的密实程度不同,可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和开级配等数类,开级配混合料也称沥青碎石。其中热拌热铺的密级配碎石混合料经久耐用,强度高,整体性好,是修筑高级沥青路面的代表性材料,应用得最广。
各国对沥青混凝土制订有不同的规范,中国制定的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技术规范,以空隙率10%及以下者称为沥青混凝土,又细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的孔隙率为3(或2)~6%,属密级配型;Ⅱ型为6~10%,属半开级配型;空隙率10%以上者称为沥青碎石,属开级配型;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指标有稳定度、流值和孔隙率等。
扩展资料:
沥青混凝土性质: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沥青与矿粉形成的胶结料的粘结力;另一是集料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和锁结力。
矿粉细颗粒(大多小于0.075毫米)的巨大表面积使沥青材料形成薄膜,从而提高了沥青材料的粘结强度和温度稳定性;而锁结力则主要在粗集料颗粒之间产生。
选择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时要兼顾两者,以达到加入适量沥青后混合料能形成密实、稳定、粗糙度适宜、经久耐用的路面。
配合矿料有多种方法,可以用公式计算,也可以凭经验规定级配范围,中国采用经验曲线的级配范围。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适宜用量,应以试验室试验结果和工地实用情况来确定,一般在有关规范内均列有可资参考的沥青用量范围作为试配的指导。
当矿料品种、级配范围、沥青稠度和种类、拌和设施、地区气候及交通特征较固定时,也可采用经验公式估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沥青混凝土
密度一般在1.15-1.25左右。
SMA13 2.46吨/立方米
AC16 2.43吨/立方米
AC20 2.44吨/立方米
AC25 2.45吨/立方米
分类:
沥青混凝土按所用结合料不同,可分为石油沥青的和煤沥青的两大类;有些国家或地区亦有采用或掺用天然沥青拌制的。
按所用集料品种不同,可分为碎石的、砾石的、砂质的、矿渣的数类,以碎石采用最为普遍。按混合料最大颗粒尺寸不同,可分为粗粒(35~40毫米以下)、中粒(20~25毫米以下)、细粒(10~15毫米以下)、砂粒 (5~7毫米以下)等数类。
按矿料的级配不同,可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和开级配等数类,开级配混合料也称沥青碎石。其中热拌热铺的密级配碎石混合料经久耐用,强度高,整体性好,是修筑高级沥青路面的代表性材料,应用得最广。
按矿料的组成不同,可分为密实-悬浮结构(如AC-Ⅰ)、骨架-空隙结构(如OGFC)和密实-骨架结构(如SMA)。
各国对沥青混凝土制订有不同的规范,中国制定的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技术规范,以孔隙率10%及以下者称为沥青混凝土,又细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的孔隙率为3(或2)~6%,属密级配型;Ⅱ型为6~10%,属半开级配型;孔隙率10%以上者称为沥青碎石,属开级配型;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指标有稳定度、流值和孔隙率等。
扩展资料:
结构形式
按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分类:
1、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9.5mm或AC—13.2mm。
在文献资料,考试卷纸中 常以AC—9 或AC—13 形式出现
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mm或AC—19mm。
在文献资料,考试卷纸中 常以AC—16 或AC—19 形式出现
3、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6.5mm或AC—31.5mm。
在文献资料,考试卷纸中 常以AC—26 或AC—31 形式出现
其组合原则是:沥青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大。上层宜使用中粒式及细粒式,且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1/2,中、下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按沥青混合料压实后的孔隙率大小分类:
1、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孔隙率为(3%~6%)
2、Ⅱ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孔隙率为(4%~10%)
3、AM型开级配热拌沥青碎石:孔隙率为(大于1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沥青混泥土
SMA13 2.46吨/立方米
AC16 2.43吨/立方米
AC20 2.44吨/立方米
AC25 2.45吨/立方米,具体可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2。
沥青混凝土(bituminous concrete)俗称沥青砼,是经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沥青混凝土按所用结合料不同,可分为石油沥青的和煤沥青的两大类。
直接查的话可以在一些工程实践报告,研究论文,博士硕士论文里面都会有。
最常用的沥青混凝土密度有毛体积密度和最大理论密度两种,他们两者的差值即和空隙率大小呈线性相关(简单的说就是差值越大,混合料空隙率越大)。可以认为一般工程上说的“密度”,即指的混凝土(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
其实密度是通过计算出来的,它和沥青密度、油石比、级配、石料密度有关。具体就不列公式了。
由于跟采用的级配、石料类型和油石比有很大关系,沥青混凝土的密度(毛体积密度)变化是在一个范围内变动的。
SMA-13大约在2.4-2.7吨/立方米,
AC-20C中大约在2.5-2.8吨/立方米,
AC-25C粗大约也在2.5-2.8吨/立方米。
SMA13 2.46吨/立方米
AC16 2.43吨/立方米
AC20 2.44吨/立方米
AC25 2.45吨/立方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