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开展班级体能特色游戏

2025-04-05 20:18:0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发现幼儿的需要,支持幼儿的想法与行为
例如在一次游戏活动中,教师问:“又到了游戏的时间,今天你们想玩什么游戏都想好了吗?”幼儿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一男孩高兴地说:“我今天要当动物园的狮子。”老师犹豫了一下(之前没有设计过动物园的游戏),老师笑笑说:“那行吧!你当狮子,但是你得自己找个地方去扮演狮子哦!”男孩点点头开始在心里为自己的游戏进行设计。游戏开始了,男孩站在教师中间,用一个呼啦圈把自己套在了里面,不停了做一些凶猛的动作来吸引“游客”。过往的幼儿都对他的动作笑个不停。男孩感受到了游戏成功与带给别人的快乐。不久动物园的动物越来越多,这个场景也很自然地被幼儿自己的想法打造出来了。
二、时间、空间的保证,有效带动游戏的升华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都能磨成针”。这里提到的功夫是坚持也就是时间和空间的保证。只要教师们能保证创造性游戏活动的时间,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幼儿的游戏水平会不断提高。
游戏场地的空间安排也会对游戏的质量产生影响。朱家雄指出:只要按照空间分隔和设备安排的有关原则创设环境,就渴望幼儿形成所期望的行为。菲尔德也认为:在较小的分隔区域中,高层次的社会性及认知性游戏容易发生,而在加大的区域中游戏的层次较低。我们在创设班级游戏空间时,特别注重根据幼儿的年龄创设多个较小的区域,如婴小班我们设计有三个左右的娃娃家,幼儿在娃娃家能够得到更多语言和动作的刺激,从而促进幼儿语言和动作的发展。中大班则分隔成较小区域,并保证各区域间的相对开放,幼儿可以自主地在这些区域中开展理发店、医院、菜场、餐厅、超市等游戏,更好地刺激幼儿参与扮演更多的社会角色,使班级的创造性游戏更能有效地开展。

三、丰富的玩具材料,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中国有句古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把这句话用在创造性游戏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没有丰富的材料,那么再聪明的孩子也不可能创造出好的作品来。因此,教师在开展、组织游戏活动时需要遵循以下几点材料提供的原则。
1.材料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便于操作;
2.材料应该是低结构的,并有层次性,利于幼儿创新;
3.材料的提供要有一定的难度,尝试在挑战中获得成功;
4.材料投放要有阶段性,以新物代替旧物,避免对游戏的厌倦;
5.材料的多样性,一类材料多种制作方式,提供创新的空间。
四、游戏开展是否有效,规则密不可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应组织大家先清楚活动的规则与要求,让每个幼儿了解并乐意遵守规则。在清楚了规则后,教师还应当在活动过程中关注幼儿遵守规则的情况,及时给予幼儿提醒与帮助。在游戏时,规则是在无形中渗透的,例如:餐厅游戏,人数的控制体现在了厨师的服装上。医生的人数不仅有服装的限制,还有听诊器的数量、诊断室的设立等。这就是一种规则,这些规则让幼儿熟悉后,无需提醒,幼儿们能自己尝试去遵守规则。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最为开心的时刻,要抓住幼儿开心的时刻,让游戏变得更有价值。游戏它不是单纯的娱乐,它内含着很多教育的意义,如何把握,这需要我们教师再度去挖掘与思考,让游戏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让幼儿的被动学习在游戏中变为主动学习与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