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夫见童子拾樵于道这句怎么划分节奏

2025-04-25 10:18:4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翻译:我看见孩子们在路上拣柴火,童子之间约定道:“看见柴火先喊的人得柴火,后面的人不可以和他争抢。”

此句出自司马光的《拾樵》。

原文
迂夫见童子拾樵于道,期曰:“见樵先呼者得之,后毋得争也。”皆曰:“诺!”既而行,相与笑语戏狎,至欢也。瞲然见横芥于道,其一先呼,而众童子争之,遂相挞击,有伤者。余惕然,亟归而叹曰,“噫!夫天下之利大于横芥者多矣,吾不知戒而日与人游,恃其欢而信其约。一旦有先呼而斗者,能无伤乎?”

作者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司马池之子。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力荐德才兼备太常寺卿黄中庸为侍中兼枢密副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