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件铰削工艺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2025-04-06 21:29:3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铰孔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影响工件尺寸精度的误差因素,这些因素有的与工艺有关,有的与切削过程有关。在铰削时散热和排屑困难,且因钻杆细长而刚性差易产生弯曲和振动,一般都要借助压力冷却系统解决冷却和排屑问题,从而减少对孔精度的影响。
铰孔工艺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一、铰削工艺的参数设置
(1)铰削余量
铰削余量是留作铰削的切深的大小。通常要进行铰孔余量比扩孔或镗孔的余量要小,铰削余量太大会增大切削压力而损坏铰刀,导致表面粗糙度很差。余量过大时可采取粗铰和精铰分开以保证要求,如果毛坯余量太小会使铰刀过早磨损不能正常切削,也会使表面粗糙度差。
(2)铰孔进给率
铰孔的进给率比钻孔要大,取较高进给率的目的是使铰刀切削材料而不是摩擦材料。但铰孔的粗糙度值随进给量的增加而增大。 进给量过小时会导致刀具径向摩擦力的增大,铰刀会迅速磨损引起铰刀颤动,使孔的表面变粗糙。
(3)铰孔操作的主轴转速
铰削用量各要素对铰孔的表面粗糙度均有影响,其中以铰削速度影响最大,但速度过快容易产生积屑瘤。
二、铰削工艺的常见问题
(1)工件孔径增大
工件孔径增大的原因:铰刀外径尺寸设计值偏大或铰刀刃口有毛刺,进给量不当或余量过大,铰刀主偏角过大,铰刀刃口上粘附着积屑瘤,铰刀左右晃动,切削油性能不符合工艺要求等。
工件孔径增加的解决措施:适当减小铰刀外径,校直或报废弯曲的不能用的铰刀,调整或更换主轴轴承并调整同轴度,更换专用的深孔钻切削油等。
(2)工件孔径缩小
工件孔径缩小的原因:铰刀外径尺寸设计值偏小,铰刀主偏角过小,余量太大或铰刀不锋利,切削油性能不符合工艺要求等。
工件孔径缩小的解决措施:更换铰刀外径尺寸,适当降低进给量,将铰刀刃磨锋利,更换专用深孔钻切削油等。
(3)位置精度错误
工件位置精度错误的原因:导向套磨损或导向套长度短、精度差以及主轴轴承松动等。
工件位置精度错误的解决措施:定期更换导向套,提高导向套与铰刀间隙的配合精度,及时维修机床、调整主轴轴承间隙。
三、铰削工艺切削油的选用
由于铰孔工艺的切削量和切削速度均不大,但散热条件差,所以在选用切削油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物理极压性能
含有特种硫化脂肪酸酯的极压润滑添加剂,可显著减少刀具的磨损;
(2)化学稳定性能
采用高分子油溶性防锈剂,对设备及工件有极好的防锈性,低泡沫倾向清洗性能好;
(3)环境保护性能
专用的铰削工艺切削油使用寿命长,符合环保要求,对皮肤无伤害且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