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题目是阿长与山海经作者为什么用阿长而不用长妈妈

2025-05-01 04:58:4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首先,不同的称呼,标志着不同的身份、地位。《阿长与<山海经>》前一部分,采用了“抑”的写法,如“不大佩服她”“讨厌”“不耐烦”“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称呼,就名副其实了。所以,这个题目其实就表明文章的一半是抑笔。其次,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又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有什么联系呢?令人好奇。另外,作者写作时用的是中年人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而且“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

回答2:

《阿长与山海经》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状,多用抑笔,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不耐烦”,又是“麻烦”,倘若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所以,这个题目其实标示着文章的一半是抑笔.再则,“阿长”和《山海经》,又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怎么联系起来了呢,有什么联系呢,令人好奇.再则,就如楼上的回答者一样,作者写此文以46岁了,这时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而“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