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昨日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决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为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
(一)完善财政拨款制度。中央财政对国家招生计划内的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全日制研究生,安排生均综合定额拨款,并建立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拨款水平;中央财政设立绩效拨款,由学校自主安排用于研究生培养。各地要参照这一模式,建立健全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拨款制度。
(二)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4.5万名研究生。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将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国家助学金,每年资助标准博士生不低于10000元、硕士生不低于6000元;同时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资助力度。提高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限额。落实和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优惠政策。
(三)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已按规定实行收费政策的研究生暂执行原收费政策。
本文转载自:新浪教育
解读政策:
(一)研究生制度改革是一种必然趋势
北大、清华、人大等多所高校早在2007、2008年起已经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取消公费、自费生,全部收取学费并采取奖励助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研究生学费和生活费,目前这项政策开始全国推广。奖学金抵学费后,有的研究生每年还可以结余近万元。
以北师大为例,北师大的学费和奖助学金政策:
1.我校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录取类别分为两种:非定向培养硕士生和定向培养硕士生。人事档案转入北师大的为非定向培养硕士生,不转入的为定向培养硕士生。
2.所有研究生须交费上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学费为0.8万元。
3.学校为学术型硕士生设立基本奖学金,基本奖学金覆盖面为100%。硕士生(含定向硕士生)只要入学成绩合格、年度考核合格,即可获得额度相当于当年学费总额的基本奖学金,即每生每年0.8万元。这笔基本奖学金可用于冲抵该年度全部学费。
除此之外,学术型非定向培养硕士生还可申请硕士生基本助学金。硕士生基本助学金由各院系分等级设立,按年度动态评定和管理。平均每生每年基本助学金额为0.38万元。
4.按照教育部规定,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人员及年龄超过40周岁人员攻读硕士学位,须由考生本人自行承担全部学费(自筹经费培养)或由所在工作单位代为支付全部学费(委托培养),这两类硕士生不能申请学校的基本奖学金和基本助学金。
(二)改革后的研究生待遇并未降低
实现公费、自费并轨,所有学生都要缴纳学费,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但是加大了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力度。
一是硕士生每年有不低于6000元的国家助学金,二是设立学业奖学金,三是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资助力度,四是提高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限额。所以总体而言,研究生的学费负担并未增加。
(三)改革后更加公平、公正,改变了一考定终身
在研究培养方面,有公费和自费之分,公费与自费的评判标准是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如果复试后按照排名被定为公费,那么研究生3年都是公费,如果复试后按照排名被定为自费,那么研究生3年都是自费。研究生收费政策以后,奖学金每年评定一次,如果你第一年被评为二等奖学金或者没有被评上奖学金,你可以通过一年的努力,在研二的时候争取评上一等奖学金。
(四)面临的挑战:更加重视初试和复试
研究生奖助学金实行动态管理,更具有激励性和挑战性。硕士研究生第一年的奖学金评比主要看初试、复试成绩,所以初试与复试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争取最优分数才是王道。入学考试的表现会影响你的导师的选择、进而影响到文章的发表。
第二年及以后的奖学金看入学后的学习表现,比如考试成绩、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人际沟通等等。
总之,通过我们对研究生硕士培养政策的分析,实际上优秀的研究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奖学金。
主要是为了减少大学生考研的热度。。。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