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币和辅币的区别

货币金融学作业
2025-04-27 19:06:1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本币是一国货币制度中的基本通货,它是国家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单位。辅币,即辅助货币,是指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辅助大面额货币的流通,供日常零星交易或找零之用。

辅币亦称“辅助货币”,“主币”的对称。指主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供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其特点是面额小、流通频繁、磨损快,故多用铜、镍等贱金属或其合金铸造,也有些辅币是纸制的。如我国现有1分、2分、5分的铸币作辅币,也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的纸币作辅币。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辅币的名义价值大于实际价值,故国家垄断辅币的铸造与发行权,并且采取限制铸造的政策。

主币就是本来位币,是一源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主币的最小规格通常是1个货币单位,如1元、1英镑等,也有少数国家规定为货币单位的整倍数,如10或100个货币单位。
一个国家一般只有一种主币。
辅币一般是有限法偿货币。也有一些国家规定辅币为无限法偿货币,如中国。
辅币不能自由铸造,只准国家铸造;铸币收入为国家所有,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防止辅币充斥市场,国家还规定用辅币向国家纳税不受数量限制,用辅币向政府兑换主币不受数量限制。

本币卡即以信用卡经营者所在国家法定货币作为结算货币的信用卡。在法定货币为可自由兑换的国家,本币卡只要是属于国际信用卡组织的品牌即为国际卡,否则即为地区卡,即便结算币种是可自由兑换的,也无法走出国门;在法定货币为不可自由兑换的国家,即使是国际信用卡组织品牌的信用卡,也只能是在国内使用,即本币卡等同地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