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形生产线特点:
1.设计时一般其入口和出口(即第一道工序和最后一道工序)由同一位作业人员操作,这样的目的是控制生产的节奏及数量,也便于质量的检验与控制。
2.多工位呈弧形并且工序间相邻、有利于员工间相互协作,且步行距离短,达到生产线的平衡,并提高生产效率。
3.U形生产线是按照逆时针方向布置的,这样便于作业人员在生产中移动部件或者取物料时使用右手,使动作更简单、更有效率。
4.依据需求量变化来增减作业人员,不过对员工的要求高些,员工要多能工化。当产量增大时,增加作业人员,最大产量情况则每个工位对应一位作业人员;当产量减小时,减少作业人员,即每个工作人员负责多个工位,此时需要调整工位顺序:如果某一工序没有紧前工序和紧后工序,则可以安排在U形的两臂的任意工位,而当某一工序有紧前工序(或紧后工序),则安排这两工序在U形同臂的相邻工位,如此便于工位随作业人员的数量变化而调整。此时生产节拍随着作业人员的数量变化也会发生改变,生产节拍=有效工作时间/划产产量用U形生产线,也可使得流水线在不同批量条件下达到较高的平衡率。生产线平衡率=各工序时间总/(工序数*CT)*100%,CT:表示生产线中作业时间最长工序作业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