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充电完成正极为什么不会和硫酸反应?

2025-03-31 17:52:0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我对这个研究不深,学历也低,但我有修电池的十多年经验。直到现在的制造工艺也解决不了铅酸电池的自放电,也是所有类型中自放电最快的,所以才有存放铅酸电池需按时补充电这项。我不明白你说的化学反应,但我明白你问题的意思。电池内部建立电场后,由于电场力的存在,才有电势差,电场力是促使电位差的原因,如果电池正负极板不能建立电位差,那就不能做成电池。所以电池的正负极板不会在电池中自动中和。电极极中的隔板起到关键作用,你可以研究下。没有隔板,电池就会自放电,很难建立稳定的电场,因为离子会到处跑,特别是电池受外力震动时,比如与左右摇摆

回答2:

总的电池反应是:Pb+PbO2+2H2SO4=2PbSO4+2H2O 负极Pb:Pb+SO42--2e-= PbSO4 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 可以看到两极都有硫酸根参与,这是因为生成了二价铅离子,溶液里的硫酸根与铅离子结合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铅充电时过程相反。

回答3:

电解液在两个极板之间是中立的,对每个极板的电子都是对称的,所以电子不能随意走动之间。铅酸蓄电池用纯净的稀硫酸作为电解液,比重一般在1.2~1.3g/ml之间,电解液的主要作用是参加极板上的化学反应、导通离子和降低电池反应时的温度。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由隔板隔开,吸附式密封蓄电池的隔板是由超细玻璃丝绵制作的,这种隔板可以把电解液吸附在隔板内,吸附式密封蓄电池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在蓄电池充、放电时,正极、负极活性物质和电解液同时参加化学反应。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化学反应的原理方程式如下: 正极: PbO2 + 2e + HSO4- + 3H+ == PbSO4 + 2H2O 负极: Pb + HSO4- == PbSO4 + H+ + 2e 总反应: PbO2 + 2 H2SO4 + Pb == 2 PbSO4 + 2H2O 从以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可以看出,铅酸蓄电池在放电时,正极的活性物质二氧化铅和负极的活性物质金属铅都与硫酸电解液反应,生成硫酸铅,在电化学上把这种反应叫做“双硫酸盐化反应”。在蓄电池刚放电结束时,正、负极活性物质转化成的硫酸铅是一种结构疏松、晶体细密的结晶物,活性程度非常高。在蓄电池充电过程中,正、负极疏松细密的硫酸铅,在外界充电电流的作用下会重新变成二氧化铅和金属铅,蓄电池就又处于充足电的状态。正是这种可逆转的电化学反应,使蓄电池实现了储存电能和释放电能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