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最高的境界到底是什么,要从哪些方面呢?

2025-04-28 23:50:0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回答2:

子贱治理单父,他能够达到不忍欺,那是不是他做得很辛苦?在《说苑》上记载,你看他是怎么样达到不忍欺的,他是怎么样做到这一点的?《说苑》上记载,孔子有一次问子贱,说:“你治理单父,大家都感到很高兴、很满意。你能不能告诉我,是怎么样达到这一点的?”

子贱就回答说:“我对待百姓的父亲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对待百姓的儿子如同对待自己的儿子,我还体恤那些孤儿,老百姓有丧事的时候,我都为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到哀痛。”孔子说:“你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但是这还不足够。”子贱就又接着说:“我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的人有三个,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的人有五个,我所结交的朋友有十一个。”

孔子听了之后又说:“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的人有三个,你可以教导百姓孝了;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的人有五个,你可以教导百姓悌了;你所结交的朋友有十一个,你可以教导百姓好学了。但是这些都属于中等的善事,中等的人会归附,这还不足够。”

子贱听了之后就又说:“在百姓之中,比我贤德的人有五个,我对他们非常地恭敬,他们教导我怎样使国家、百姓得到治理的方法。”孔夫子说:“想成就大事的人,秘诀就在于此了。以前尧舜都是非常谦恭地对待臣下,这样才招来了贤德之士,帮助他们治理国家。所以能够举荐贤德的人,这才是百福的根本、神明的关键。可惜你所治理的地方太小了,如果你所治理的地方大,你所取得的成就就可以与尧舜相继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

要真正地使百姓满意,能够把国家治理好,礼贤下士、尊敬贤才是至关重要的。

这样才不至于让你一个人事必躬亲,那治理起来政事繁多,也会忙得不亦乐乎,感觉到很辛苦。

所以在《说苑》上还记载,你看子贱治理单父的时侯,他是不是很辛苦?他是弹着琴,自己没有离开过公堂,单父就得到了治理。孔老夫子的弟子巫马期也治理单父,但是他是披星戴月、事必躬亲,忙碌得不能安居,不过也使单父得到了治理。

巫马期就问:“为什么子贱弹着琴,很安逸的,好像也没有怎么辛苦,就把单父治理得好了?”子贱怎么回答的?子贱回答说:“

我的做法是任人,就是任用贤人,让德才兼备的人都出来做事,信任他们,用人不疑。

而你的做法是任力,你的做法是就依靠自己出力、卖力。『任力者固劳,任人者固逸也』,出力的人,当然是劳苦奔波;而任用贤德的人,当然自身就很安逸,不用付出太多的辛劳,就能够把国家治理得好。”

所以子贱他是属于任人,所以他四肢安逸、耳目不劳、平心静气,就让百官把事情治理好了。巫马期则不然,他损害自己的性情,而且辛苦地亲自去教诲百姓,虽然使单父也得到了治理,但是还没有达到最高的境界。

最高的境界是什么?是无为而治。

怎么样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首先自己要无私,要公正无私,自己要有德行;第二,

就是不能够嫉贤妒能,还要对贤才谦恭有礼,

就能够感召这些贤德之士来帮助你治理国家,这样的话,就能够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

从不敢欺、不能欺、不忍欺,我们知道我们历史上所追求的境界是最高的管理境界,这个最高的管理境界就是不忍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