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特定的含义。作为中国人,可以过圣诞节,也可以不过圣诞节,只要能给孩子快乐,不崇洋媚外就可以了。
作为父母,我们不仅要在这些节日里教会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的童年带去温暖的,深刻的记忆。
春节,我们给孩子讲关于“年”的故事,教会孩子关于春联的平仄押韵,和孩子一起写下对新一年的期许,让孩子在希望中长大。
劳动节,我们和孩子一起做大扫除,将家里收拾得整洁干净,让孩子体验劳动的不易,改掉平日里的不恰当行为。
母亲节、父亲节,懂得父母不容易的孩子,才会抓住这个机会示爱。
儿童节,带孩子在玩乐的同时,如果也能带他们了解贫困地区和他同龄小孩的生活状态,能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孩子学会奉献爱心,也明白现在的幸福来之不易。
端午节,我们给孩子讲述屈原的爱国情怀,让孩子明白端午节不只是简单的吃粽子,更是在弘扬爱国精神。
中秋节,我们告诉孩子一家人团圆的可贵。
圣诞节,我们和孩子一起装扮圣诞树,在窗户上贴雪花图案,我们假装是圣诞老人给孩子送去礼物,守护他们世界里的童真和烂漫。
……
所以,你看,不管是什么样的节日,只要我们用心赋予它意义,就都有认真对待的理由。
孩子一年年成长着,每个节日都在父母的带领下收割一份难忘的快乐,等到长大后再回忆童年,就像是翻看着一部宝典。
节日对于孩子的意义不言而喻,我们要怎样才能陪孩子度过一个难忘的圣诞节呢?
1.主动询问孩子的意见
孩子不仅是家庭成员,更是一个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当孩子觉得父母在询问他的意见时,他们会非常积极地表达想法。有了父母的这层信任,孩子们会对节日更加充满期待。
孩子天生就是优秀的指挥家,他们的创意总是层出不穷,我们不妨放开手,多听听孩子的意见,给孩子一个展示的机会,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和孩子平等的对话
孩子的想法总是天马行空的,当他们的某些想法和现实冲突无法实现时,我们也要将孩子当成大人,展开平等的对话。
如果不能实现他们的愿望,要明确地告诉他们不能实现的原因,并且一起探讨解决方法,或是更换更贴合实际的策划方案,而不是站在大人的角度直接否定孩子的想法。
3.共同协作
当商定好最后的实施方案后,让孩子和我们一起采购需要的用品,并且一同装扮房子。鼓励孩子多动手,将“想”落实到“做”。
4.做到有效陪伴
和孩子过节的期间,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关闭手机避免工作的打扰,好好地享受亲子间的互动。
怀抱热情,和孩子一起玩闹一起嬉笑,我们会发现,和孩子交心,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5.做好复盘
圣诞节过去后,作为家长的我们千万不要觉得打扫了家里的“战场”就万事大吉了,在和孩子一起收拾家里的时候,引导孩子思考这次圣诞活动有哪些好的地方,又有哪些不足。
在一个一个的小问题中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为下一次更好的亲子活动做准备,让他们对未来的每一个节日充满期待。
孩子终将会长大,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利用每一个有意义的节日和他们多互动。
那些看着孩子,突然发呆问自己“他怎么突然就长这么大了?”的父母,脑子里没有孩子5岁时给他过生日一起吹蜡烛的景象,没有孩子10岁时和他过圣诞节时的景象,没有孩子15岁时一起贴春联的景象……
他们错过了一个个节日,也错过了一份份快乐。
圣诞节给宝宝选择礼物要看宝宝的年龄是多大,如果是学龄前的儿童可以给宝宝选择一些好玩的玩具,如果是已经上学的宝宝就可以选择学习方面的书,可以比如说幼儿园的小朋友给孩子买一点绘本之类的都是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