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 天亦老 什么意思?!

2025-02-23 14:31:0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天若有情天亦老,非常有名的诗句。多少年来,一直在绵延不断地在流传着。从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代“长吉鬼才”李贺原创以来,古今以来很多大文学家和伟人都曾经借用过。用此,来表达对苍天有情与无情的感慨与感叹。直到今天,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还再把这优美的诗句引用,用以来歌颂那永远说不完、唱不败的永恒的人间情感。 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诗人“长吉鬼才”李贺是这句诗的原创者,在《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天若”一语,包含了太多的设想。奇伟的设想,辽远的意境,深沉的感情,似乎在问“天有情吗?”虽然没有在字面上直接回答“没有”或者“有”,却留了一个悬念和问号,那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多少年来,地未老,天也未荒,不正是对天地无情的最佳诠释吗? 天若有情天亦老。有天才有地,有地才有人。天、地、人的有机组合,把风雨雷电给了苍天,把江河湖海给了大地。轮到人这里,只有发自人们内心深处的那种情感了。苍天不老,大地不亡,只有人间的微妙情感,不能与天地共存。中华上下五千年,从黄帝开始到今天,经历了二十五个朝代的更换,还有无数圣仁君主的丰功伟绩,只留下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却没有留下哪个有道明君的永久身影。那千古传颂的情爱故事,却因情的存在而源远流长。 天若有情天亦老。北宋的石曼卿在赠友联时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如果天有情,天会老,所以人们总把美好的爱情说成是“地老天荒”。可是,谁知道“地老天荒”在哪里?月无恨,月就会始终圆满。如果月无恨,广寒宫主为什么满面忧容?人在旅途,总不能圆满,太多的事情,总会与诗人的美好愿望背道而驰。 天若有情天亦老。君不闻《长升殿》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私语;君不见《梁山伯与祝英台》用那无声的誓言化蝶缠绵?君不见《牡丹亭》柳梦梅与杜丽娘的鬼魂与相见,因情复生……这“情”字谁能品透?这“爱”字谁又能看穿?也许正因为人有情,物有意,才使人间变化无常。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万物如此的改变,为什么苍天和大地却从来就没有改变过呢?正因为它无情啊!天若有情,天不应该拆散牛郎织女,地若有意,地不应该让孟姜女永立望夫崖。天地无情,才有了亘古不变的天与地的合奏,也就出现了许多“天地无情人沧桑”的美好或者伤感的故事。 天若有情天亦老。多少优美、凄美的爱情故事,在幽怨的情结中,怨恨着苍天的无情。这时,那些幽怨的人们就会浏览于清代孙洙《河满子》的“天若有情天亦老,遥遥幽恨难尽,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的情爱幽恨中。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会有一段隐藏在心底的涩涩的故事。这一切皆缘于人间的情在起作用。 天若有情天亦老 。简单明了地告诉了我们,如果苍天像人一样有情,苍天便会荒老;如果大地与万物一样可以生长,那么,大地也会消亡。所以,天地的绝妙组合,把人间众生与万物的位置,放在天与地之间。因此,人间众生与万物,便有了与天地不同的区别。那可能就是,天地无情人有情吧?人在这份情感的萌生、生长、开花、结果和枯败中,人们漫游着自己的人生之路。人们同时也在,错综复杂的情感世界里,走完自己完美,或者略含欠缺的一生。

回答2: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很有名的诗,意思是:如果像人一样有情,天也会荒,地也会老。可是,为什么天地从来没有改变过呢?正因为它无情啊!唉,老天无情人沧桑,日子一天天一年年无情的过去,作为人的我们啊,已日渐变老。
有关这一句诗,有着绵延不绝的流转,古今以来很多大文学家都曾经借用过,表达了对老天无情有情的感慨。
唐朝诗人李贺是这句诗的原创者,在《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说天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也会因遭遇生离死别而悲伤的。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这是北宋文人石曼卿写的,说啊,天有情,天会老,月无恨,月就会始终圆满。但是,世间事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总不能圆满,总不如诗人所愿。
“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这是宋朝大词人秦观的《水龙吟》,暗用了此句,改“情”为“名”为“利”,改“老”为“瘦”,如果老天也会被名利所束缚,那么也会消瘦的。
“天若有情天亦老,遥遥幽恨难尽”,这是清代文人孙洙《河满子》的借用,气势很弱,毫无新意,没有什么好说的。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是毛主席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借用,最为人们传诵,最为广为流传的。老天是否有情无情我们都不去管它,人间事物按照内在的规律向前发展变化,历史洪流滚滚向前,才是“正道”,才是宇宙真理,体现了无比的壮志豪情。

回答3:

人间正道是沧桑。分分合合,地老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