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剂吃了会怎么样

2025-02-25 05:22:5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食品添加剂的有益作用

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或支柱,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其主要作用大致如下。

1、有利于食品的保藏,防止食品败坏变质

除少数物品如食盐等之外,食品几乎全都来自动、植物。各种生鲜食品,在植物采收或动物屠宰后,若不及时加工或有效保存,往往会败坏变质。防腐剂可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抗氧化剂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

2、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食品的色、香、味、形态和质地等是衡量食品感官质量的重要指标。食品加工后会出现褪色、变色、风味和质地的改变。适当使用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香料、乳化剂和增稠剂,可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

3、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食品应富有营养,但食品加工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营养素损失。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可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于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4、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

今天,不少超级市场已拥有多达2万种以上的食品供消费者选择。尽管这些食品的生产采用了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包装形式,但它们大多是具有防腐、抗氧、乳化、增稠、着色、增香、调味等不同功能食品添加剂配合使用的结果。正是这些众多的食品,尤其是方便食品的供应,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很大方便。

5、有利食品加工操作,适应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消泡剂、助滤剂、稳定和凝固剂等,有利于食品的加工操作。例如,当使用葡萄糖酸-δ-内酯作为豆腐凝固剂时,有利于豆腐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6、满足其他特殊需要

食品应尽可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例如,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则可用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如木糖醇或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制成无糖食品。对于缺碘地区,供给碘强化食盐,可防止当地居民的缺碘性甲状腺肿。

二、 食品添加剂的危害问题

食品添加剂除上述有益作用外,也有一定的危害性,特别是有些品种本身尚有一定毒性。尽管早期人们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表明使用某些食品添加剂是否安全,今天除偶发事件外,几乎不再有引起急性或直接毒性作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但是,人们仍一直关注食品添加剂可能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危害。

1、食品添加剂本身的危害。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发现不少食用合成色素具有致癌、致畸作用。亚硝酸盐可与胺类物质生成强致癌物亚硝酸胺,据报告,亚硝酸盐在饮水中按50~100mg/kg体重剂量喂养动物,160-200d后全部动物致癌。

2、掺杂作假。

尽管掺杂作假并非都是由食品添加剂所引起。然而,某些食品制造者为达到欺骗顾客、推销产品、谋取经济利益的目的,采取如用色素对质量低劣或腐败的食品着色的手段,以次充好。虽然我国《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规定“禁止以掩盖食品腐败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例如,1955年日本森永乳业公司把含有砷(As)的磷酸氢钠作为“乳质稳定剂”,加入制作奶粉的牛奶中,使12344名婴儿因脑麻痹症而死亡。原因就是这种含有砷的磷酸氢钠与 食品添加剂的磷酸氢钠在外观无差异。这是个工业品滥用作食品添加剂的实例。

值得指出的是,经过JEFA、CCFAC和各国政府的努力,一方面禁止使用那些对人体有害、对动物致癌和致畸,并有可能危害人类健康的添加剂品种;另一方面对那些有怀疑的品种,则继续进行更严格的毒理学检验以确定其是否可用、许可使用时的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与残留量,以及建立更高标准的质量规格、分析检验方法等。

现有大多数食品添加剂已经过严格的毒理学试验和一定的安全性评价,所有新申报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经过严格的毒理学试验和一定的安全性评价才得以许可使用,因此可以认为,现已将食品添加剂的危害降到了最低水平。目前,国际上认为由食品产生的危害大多与食品添加剂无关。例如,人们通常把与食品有关的危险从高到低分为5类:①食品微生物污染;②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③环境污染;④食品中天然毒物的误食;⑤食品添加剂。

三、 食品添加剂的利弊权衡

理想的食品 添加剂应当是有益无害,但一概要求如此或绝对安全也不现实。事实上,即使食品也并非绝对安全。某些食物成分,如菠菜中的草酸盐,豆类中所含植物凝集素和胰蛋白酶抑制剂等都对人体有害。而营养强化剂虽为人体所需,但过量使用(如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引起过剩性中毒。这就要求人们将其所带来的益处与可能的危害进行权衡,尤其是将其可能带来的危害置于可供选择的使用及整个食品供给的总体关系中来加以考虑。上述豆类所含有害成分可通过热加工破坏,而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过剩性中毒作用,可通过严格控制其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而得以避免。

在食品添加剂中的确也还有少数毒性较大、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威胁的品种,亚硝酸钠即此一例。它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肉类制品的护色剂(或称发色剂)应用。其优点是,可使肉类制品呈现美好、鲜艳的亮红色(护色作用);可抑制多种厌氧性芽孢菌,尤其是肉毒棱状芽孢杆菌,防止肉毒中毒(防腐作用);增进肉制品风味(增味作用)。但其缺点是,不但本身具有较大的毒性(小鼠经口,LD50为220mg/Kg体重),而且进一步发现亚硝酸盐还可以与仲胺类物质反应生成亚硝胺,后者对实验动物有很强的致癌作用。

尽管人们为寻求亚硝酸盐的代用品作了很大努力,迄今为止尚未找到亚硝酸盐的理想替代品。原因是,虽然在肉制品护色方面可以找到一定的替代品,如采用一些着色剂,但对于如何有效防止肉毒棱状芽孢杆菌的肉毒中仍是一大问题,而一旦发生肉毒中毒则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生命危险。利弊权衡后则采取:①目前世界各国在严格控制其使用范围、使用量和残留量的前提下,仍普遍许可使用;②加入维生素C、维生素B等抗氧化剂,其作用一是阻止亚硝胺的生成,二是减低亚硝酸盐的用量。

回答2:

影响人的正常发育

回答3:

损伤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