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小人之分是什么?

2025-04-28 22:28:1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宁得罪君子别得罪小人”,“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些都是老话,教导我们要看清社会,远离小人,保护自己。然而可悲的是在生活中往往君子难求而小人却常有。
  
  我们知道古人对君子的要求是很高的,君子是我们中国人评价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最高标准。究竟什么样的人才称的上是君子呢?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我们对君子的理解会有着不同的含义,但不管时代怎样变,至少我们知道“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周易》);孔子则说:君子不忧不惧。君子首先应该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困难,都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不逃避不推卸;君子一定不会做违背道德良知的事,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还应该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具有仁义之心;君子胸怀坦荡,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了应当做的,就不必担心结果,所以不忧;不做违背法律和道德的事情,不必担心受到惩处,所以不惧;孔子还说:作为君子,要能率先践行自己的言论,然后才能取信于民,使广大民众也能遵从于君子,君子有信。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而小人则是和君子相对而言的,那么什么是小人呢?他们的言行和种种表现是怎样的呢?粗浅分析如下主要有以下特征:
  
  喜欢造谣生事:有很多小人口才好,人缘也不错,长着着两片薄嘴唇能说会道,在人群中很有欺骗性;有的人文章写的也不错,在生活中和网络界都有一个小圈子,他们喜欢歪曲事实,无中生有,往往恶人先告状,唯恐天下不乱。
  
  喜欢奉承、见风使舵:谁得势就依附谁,谁失势就舍弃谁,他们利用别人权势来提升自己地位,他们善于交际喜欢搞小圈子。没有利用价值的人,冷落你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这种人用得着你了,会满脸堆笑,用不着你了会翻脸不认人,比变色龙变的都要快。
  
  喜欢隔岸观火、落井下石:只要有人或跌倒或失败,他们会追上来再补一脚;看你落井了不是扔下一根绳子而是砸下一块石头,幸灾乐祸。例如,我因为一些事情写文章诉说心中的不平,意在为无名的网络作者争得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以期引起网络写手们的支持和关注。而小人则会四处攻击那人不自量力、自我炒作、争夺首创、相互倾轧、异常浮躁、虚荣心作祟等等,还会以“评论家”嘲讽的语气、“文学家”精彩的文笔编出一段让人觉得貌是真理的话:也许哥伦布不是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人,而是张三或李四。可是你张三到处宣扬自己发现了新大陆,却道不出意义何在;你李四逢人便讲自己看见了北美洲,却没有影响力的篇著,争其何为?价值何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最勇敢的人,人们可曾想过:倘若螃蟹有毒,那个人吃完就一命呜呼了,那么这世上还有人称赞首吃螃蟹的人吗?受利益驱动,为名誉争夺,这样的荣誉又有何用?别以为别人都是智商很低的三岁孩子,看不出作者文章中恶毒的语气。呵呵,我不禁要问:如果生活欺骗了你,你还会笑着说,我很幸福吗?
  
  心胸狭窄,言行不一:明明是自己心胸狭窄、言行有过错,却死不承认,昧着良心将自已装扮成正义的化身,这类人口才犀利又有人缘,很能误导大家以讹传讹,日久则众口铄金,积非成是,有时真相就此石沉大海,永远被扭屈蒙蔽了。
  
  人最可悲的事情就是当你还把一个人视为无话不谈的知己的时候,(他)或(她)就向你的背后射来了致命的一箭。小人就是那种平常看似无异,某天却神不知鬼不着、无声无息在背后捅你一刀,而你在一分钟之前还和“他”、“她”称兄道妹,对他或(她)极尽崇拜的人,这种人刻薄寡情,不遵循伦理道德,每一分每一秒都躲在背后想要暗箭伤人,在网络中常用的招数就是在自己文章中和评论别人文章时不断地没完没了地发布着他的攻击言论,因为小人通常干不了什么大事,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所以往往让你防不胜防、难以招架。
  
  小人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薄情寡义,无情无义:人常说大雁飞过都会留下痕迹,而此种人恨不得将过去的一切全部删除,尤如电脑重新做系统,一切都将删除的干干净净,除了误解和仇恨别无他物,去掉琏接,删除好友,消除文章后面的评论,过去的一切都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地吹的无影无踪。你也许还为曾经的友谊感动过,幻想着有一天时间会冲淡一切,但是事实却让你清醒地认识到:小人他是不会记住你的好的,过去他所说过的话只当是信口开河放了一个响屁而已,小人只记得住你的不是。
  
  小人的特征还有借刀杀人,背信弃义,过河拆桥,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损人不利己等等。小人能伤害你,是因为他太了解你,离你很近,所以在你身边的亲密人群里既有朋友又有小人。
 
  对小人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呢?爷爷曾经对我们子孙说过:要远小人而近君子;人在做天在看,小人一定会因其作为而受到惩罚,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不要去得罪小人,因为你根本就不是小人的对手。可是我们伟大领袖也曾经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出身于军人之家,性格中也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冲劲。对小人我觉得最好的做法是:一是置之不理,二是反戈一击。过去的一段岁月我几乎是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对待小人,几乎不在红袖中写杂文了,因为一不小心也许就会因文章观点得罪一些人,这也是我不想看到的结局。但是对一些人的穷追不舍、不依不饶,如果我再一味地躲避退让就是对自己的极大不尊重对自己人格的极大不负责。
  
  现在我对小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反戈一击,我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回答2: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恶人,而是小人。
孔老先生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君子做事把道义作为根本,依规范礼仪来施行义,以谦逊的态度来说话,用诚信来成就道义,这就是君子;不被他人理解也不懊恼,不正是君子吗? 古代把具有相当道德修养的人、通晓事理的人、心胸宽阔的人称之为君子。而把那些思维扭曲的人、见利忘义的人、损人利己的人、自私自利的人、拨弄是非的人通常称之为小人。
且看两千多年前《论语》一书中记载孔老先生对君子与小人是怎样划分的: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意思是说啊:君子看重的是德行,而小人看重的是田寨;君子注重的是刑法,而小人注重是利益。君子必然是心胸开阔,胸怀远大,高瞻远瞩,想到的是长远利益和集体利益,以至于未来的发展;小人则是目光短浅,为蝇头小利而不顾长远利益以及他人利益。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就是说君子通晓和追求的是仁义,而小人通晓和追求的是私利。古代的君子把道义看成是比自己生命还重要,而小人的眼中是没有道义这个词汇的。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以道义团结人,从来不结党营私;小人是结党营私而不以道义团结人。君子以道义与众人相处融洽,公正无私,不谋私利;而小人则互相勾结,结党营私,不与大众融洽相处。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怀坦荡,内心宽阔;小人则心胸狭窄,常常忧愁。君子与小人因心胸各异,所以表现的仪表举止各不相同。君子光明磊落,心无私欲杂念,心胸坦荡而表现为无忧无虑;小人则好为咎过,口蜜腹剑,心怀叵测,表里不一,且心胸狭溢,所以经常忧愁。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以成全他人的好事为乐趣、不促成他人的坏事;而小人从不成全他人的好事,以促成他人坏事为乐趣。君子之所以成人之美,因为君子有与人为善的宽阔胸襟,君子快乐着别人的快乐,忧愁着别人的忧愁,君子不成人之恶,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看到别人遇难遭殃而承受通苦;那么小人,他们不但不成人之美,喜欢看着别人遇难遭殃啊,看着别人遇难的时候他们幸灾乐祸,心花怒放,甚至落井下石,乘人之危的时候雪上加霜,火上浇油;而他们看见别人成功的时候,妒火中烧,不惜一切代价暗放冷箭,造谣中伤,恶毒攻击。一旦攻击失败,便会垂头丧气,忧郁不止啊。他们没有亲情、没有友情、嗜财如命、没有慈悲胸怀、毫无怜悯之心,不能善解人意。他们快乐着别人痛苦,忧愁着别人的幸福。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则苛刻他人。君子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检查自身的原因,小人遇到问题则首先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怨天尤人,满腹牢骚,从不去检查自己。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之道深远,小人之道浅近"。

回答3:

坦荡磊落是君子悲戚狭隘是小人

回答4:

君子自律,小人需他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