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所得税对劳动供给可能的影响都有些什么?

结合图形最好!
2025-02-23 23:27: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研究税收负担和税收与经济的关系,有必要介绍一下由美国的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阿瑟·拉弗设计的“拉弗曲线”。

著名的“拉弗曲线”原理的要点是,税率高低有一个最佳点,低于最佳点固然要减少税收,高于最佳点,由于加重的税收负担扼杀了税源的正常增大,税收的实际收入也会减少。但以T / GDP比值衡量税负总水平,是就宏观而言,具体到每个税种上,负担是不平衡的。

拉弗曲线是供给学派税收政策主张的有代表性的分析工具。拉弗认为,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税率的制定是成功的停留在拉弗曲线所示的禁区之外,但在以后,却大多处于禁区之内,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过多地采用凯恩斯学派的政策主张,使税率居高不下。因此,美国首要的经济政策是减税,降低边际税率,使政府收入和私人的储蓄投资同时增加。拉弗认为,减税主要是降低边际税率,并不会造成政府的税收损失,反而会由于产量的扩大而增加政府税收收入;尽管减低税率不会马上增加供给和税收,既在税收和税率之间存在着“时滞”,但“时滞”决不会过长,减税使供给和政府同时增加的目标肯定会实现。

拉弗曲线被许多人认为是看似美妙,但并不精确,只是把低税率可能带来高收入这一曾被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论述的观点用曲线表达出来而已。

拉弗认为劳动力供求关系决定了就业机会的多少。而劳动力供求关系受到劳动力的市场报酬和劳动力要素成本的制约。即市场报酬越高,劳动力供给量就越大,而劳动力要素成本即雇佣工人的成本费用越低,雇主对劳动力需求量就越大。拉弗指出,政府课征的税收,就如同一个“楔子”,直接影响着劳动力供求。在没课税以前,雇主雇佣劳动力的成本与工人的实际工资相等。但是,政府征税,尤其是征收高税率的工资税,就等于在劳动力供求之间加一个“楔子”,会减少就业机会,因为税收是缴纳给政府的,当提高税率时,不仅减少了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即劳动力市场报酬会有实际下降),而且肯定增加雇佣劳动力的实际成本,这种雇佣成本高于支付给工人的实际工资的分离状况,就是拉弗等供给学派称为的税收的“楔子”。

拉弗还认为,对资本的形成和供求,也存在着一个类似的税收“楔子”。即高税率使资本的供给成本增加,降低了资本收益,从而减少资本供给;同时增加资本需求成本,使需求减少。如果降低税率,则会增加资本的供求,使资本供求保持均衡,则会增加资本的供求,鼓励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其分析类似于上面对税收影响劳动力供求的分析结果。

由此,拉弗提出:提高税率,便减少生产要素纳税后的收益,提高效率,也减少生产要素服务的供给量。因而,无论是企业想使用生产要素的愿望,还是生产要素想工作的意愿,都被税率的增加而削弱了。他主张尽力抽出这根“楔子”,恢复独创性和生产率,从而刺激生产要素供给的增加,促使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