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防护杠有国家标准的,具体请参见《GB/T24149.1-2009 GB/T 24149.1-2009 塑料 汽车用聚丙烯(PP)专用料》。另外,还有《汽车防护杠》、《中国汽车防护杠行业标准》。《汽车防护杠》汽车行业标准的制定是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改办工业[2008]1242号文下达的《2008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中有关汽车行业的第38项的要求进行制定的。仅供参考。6月26日,全国汽车用品行业联合会、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车身附件分技术委员会和广东东箭集团共同发布《中国汽车防护杠行业标准》。此标准由广东东箭集团主导起草,国内多个科研院校、专业机构参与论证,并于今年4月通过工业与信息化部审批。据悉,《中国汽车防护杠行业标准》的正式公布,标志着汽车防护杠行业标准实现“零”的突破,填补了国内标准空白。该标准将于2013年9月1日在全国正式实施。
为了安全和不必要的麻烦,个人建议选用正规厂家、符合行业标准的防护杠。
汽车的保险杠是车身件的一种配件(易损件),位于汽车的车头(称之为前保险杠)和车尾部(称之为后保险杠)。
目前国内汽车前后保险杠一般都采用增韧(改性)聚丙烯(PP)材料作为原料注塑成形-聚丙烯Poly(propylene)塑料(俗称PP料),具有熔点高(可达167℃),耐热,密度(0.90g/cm3),是目前通用塑料里最轻的一种,有较高的耐腐蚀性(抗张强度30MPa),其制品的强度、刚性和透明度都相对较好的特点,缺点是耐低温性能差(由抗冲PP共聚物、苯乙烯类弹性体和聚烯烃类橡胶3种组成共混改性材料,具有高刚性、抗冲击、耐划伤和可涂装性,注塑成型保险杠装车后,受8 km/h的冲撞不碎裂,并具有复原的弹性,性能与PU差不多,成本则降低10%~20%)。
1991年,丰田汽车公司将纳米PP复合材料用于汽车前、后保险杠,使原来保险杠的厚度由4 mm降至3mm,制品质量减轻约1/3。目前,北美洲90%以上的保险杠系统都用聚烯烃基材料生产。北美汽车工业热塑性弹性体(TPO)使用量的年增长率超过10%。2005年,TPO在北美塑料保险杠市场所占份额达75%,
国家将机动车安全防护装置列为国家民生安防产品,并于2001年制定了国家标准《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GB11567.2-2001)和《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GB11567.1-2001)。其中《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强制性要求如下:
(一)外观及尺寸要求
1、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横向构件的端部不得弯向车辆后方,尖锐部分不得朝后。横向构件的端部成圆角状,其端头圆角半径不少于2.5㎜(两端圆角),横向构件的载面高度不少于100㎜(宽度)。
2、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宽度不可大于车辆后轴两侧车轮最外点之间的距离,并且后下部防护装置任一端的最外缘与这一侧车辆后轴车轮最外端的横向水平距离不大于100㎜。
(二)阻拦及缓冲吸能功能要求
3、后下部防护装置无论在任何位置上,都应与车架或其它类似部件相连接,后下部防护装置对追尾碰撞的车辆必须具有足够的阻拦能力,以防止发生钻入碰撞,造成严重的后果。
4、后下部防护装置应能够吸收碰撞能量以缓和冲击力,要求移动壁障的最大减速度不大于40g,反弹速度不大于2m/s。
(三)安装位置要求
5、在空载状态下,车辆的后下部防护装置的下边缘离地高度应不大于550㎜;
6、后下部防护装置应尽可能的位于靠近车辆后部的位置;
7、后下部防护装置应具有可靠的方法以保证其安装后在安装位置上不会随意移动;
8、车辆的后下部防护装置应不影响车辆的通行能力,或者可通过适当的措施暂时改变后下部防护的状态以保证车辆的离去角,满足通行的要求。
楼上的国家行业标准回答很精准了,只是现在做符合行业标准的公司极少,大多仿制。我知道的湖南有一家生产合格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司,叫湖南博源汽车用品有限公司,你可以网上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