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的气候特点,

2024-12-04 07:36:2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

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0.5~16.7℃,年均降水量407.7~1295.8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285.7~2292.9小时,全年无霜期201~285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扩展资料

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河南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60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3.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83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

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河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回答2:

河南基本气候特点河南气候总体特点:具有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气象灾害频繁的基本特点,并且存在着自南向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气候过渡、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两个特征。气候四季分明 河南气候四季分明是大陆性季风气候的最主要特色。随着一年内冬、春、夏、秋季节的更替,四季气候明显各异。即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降水多,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干燥:冬季(12—2月)盛行寒冷、干燥的偏北冬季风,气温低、降水少。春季多风干旱:春季(3-5月)河南处于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的过渡季节,气温迅速回升、乍寒乍暖。夏季炎热多雨:夏季(6——8月)盛行温暖、湿润的偏南夏季风,气温高,降水多。秋季晴朗日照长 :秋季(9——11月)为夏季风向冬季风转换的过渡季节。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减少,日照充足。雨热同期河南气候的另一特点,是各地年内气温和降水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一致。气温冬季最低,降水最少;夏季气温最高,降水也最多,高温期雨期同步出现,这种雨热一致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较为有利,提高了水热资源的利用率。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迅速,蒸发、蒸腾以及呼吸作用加剧,需要较多的水份供应才能正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这时降水丰富正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好雨知时节”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气候多样气候过渡性是河南大陆性季风气候背景下的显著地方特色。这种过渡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境内南北方向上的气候纬度地带过渡,二是东西方向上气候高度地带性过渡。气候纬度地带性过渡:河南南部因太阳辐射条件优越,受夏季影响的程度大,具有亚热带气候的特色;而北部因位置偏北,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受夏季风影响的程度小,气候具有暖温带气候的特点。全省自南向北因降水条件差异存在着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过渡性变化。南北气候的过渡性差异在农业生产利植制度上也有极强的表现,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豫南可为一年种植两次水稻,自南而北,水稻栽培逐渐减少并被耐旱作物替代。豫北水稻仅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才能种植,由水旱轮作到单一的旱作,反映了气候的过渡性转换。气候高度地带性过渡:本省境内东部是广阔的大平原,西部是连绵的丘陵山。受西部起伏地形的影响,使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受到削弱,形成了气候空间分布的更复杂的变化。气象灾害频繁气象灾害发生类型多,频繁大也是河南气象的基本特点。在历史文献资料中,有大量关于河南气象灾害灾情的记载,旱、涝、冰雹、大风、霜冻等都是河南经常出现的气象灾害。

回答3:

河南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全省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2℃—16℃之间,一月-3℃—3℃,七月24℃—29℃,大体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山地与平原间差异比较明显。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较大,极端最低气温-21.7℃(1951年1月12日,安阳);极端最高气温44.2℃(1966年6月20日,洛阳)。全年无霜期从北往南为180—240天。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00-900毫米,南部及西部山地较多,大别山区可达1100毫米以上。全年降水的50%集中在夏季,常有暴雨。
  河南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是我国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省份之一。暴雨(雪)、干旱、大风、雷电、冰雹、沙尘暴、霜冻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3%,全省平均每年由各种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200多万公顷,影响人口近3000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亿元。随着经济的发展,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保障人民安全福祉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