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中的经纬网和区域空间定位常涉及地理中的经纬度位置。在复习时,同学们要通过经纬线进行“四定”一定半球、方向、距离和地理位置的判断和计算。而区域空间定位复习中则侧重地理事物在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中的经纬度分布规律的识记。
经纬线的概念及基本意义(见表一)
经纬线的地理内涵的归纳
这部分内容的归纳和整理旨在对经、纬线的地理知识进行整和,从而在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到空间联系上,构建完整的经纬度“心理地图”。只有这样才能在头脑中储存完整的心理地图,从而将地理事物落实到地图上。更重要的是,可以依据心理地图储存的地理信息,进行地理图象的整理、加工、归纳、分析,最终形成和发展具有地理特色的空间思维能力。
(1) 经线的地理内涵:主要是确定时间差异和海陆位置以及相关的经度地带性规律、水分和植被的差异。
(2) 纬线的重要地理内涵(见表2):也就是随纬度有规律分布的地理现象的归纳整理。
地理中的重要经纬线:
(1)经线和纬线的组合:实际上各地域的海陆位置及相关气候、自然带等往往要通过经、纬线的组合才能得知。
(2)空间的组合:很多地理现象不同导致季节地理分布规律也不同,如昼长、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就很明显地存在季节性差异。
(3)南、北半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纬度、季节、海陆分布和水平运动的偏向等。如昼长、等温线、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纬度分布就要注意南、北半球的纬度差异
(4)点、线、面的结合:在利用经纬线进行区域空间定位复习时,确定哪些是有用的经纬线很有必要。如果仅是识记,往往会事半功倍。实际上,“心理地图”的记忆习惯往往是依据某一地理区域的重要标志,即经纬位置最终还是要与重要的地理点(如山峰、城市、矿产相对位置的分布等)、线(如山脉、河流、交通线、地理界限的分布走向等)、面(如地形区、气候区、自然带、农业区、工业区的区位分布等)相结合,才能构建完整的经纬度位置的“心理地图”。如,中国重要得力纬度位置的确定事实上关键是抓住长城、秦岭-淮河、南岭的纬度位置特征就可以了;而世界重要地理的经度位置的确定往往关注的是可以估计海陆位置关系(包括内陆、大陆东岸、大陆西岸)的经度等。
表1 经 线纬 线
概念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
度
的
划分
概念
给经线标注度数
给纬线标注度数
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度
向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度
实质
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
某地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表示
东经用E、西经用W表示
北纬用N、南纬用S表示
作用
定半球
20OW-160OE为东半球
160OE-20OW为西半球
赤道划分为南北半球;低中高纬的划分,热带温带寒带的划分
定距离
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的水平距离约111千米
赤道上经度相差1度的水平距离为111千米
定位置
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位置(地理坐标-经度、纬度)
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
定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表2
自
然
地
理
地球
运动
自转
线、角、重力加速度、地球偏向力航天发射基地的纬度分布
公转
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昼夜变化,热量带的纬度分布
大气
状况
大气垂直分层
对流层高度的纬度差异
大气的
热状况
等温线的纬度分布
大气
运动
气压带和风带、降水带、气候带的纬度分布
人
文
地
理
陆地
赤道——两极的地域分布
环境
垂直地带性和雪线的纬度分布
海洋
环境
洋流的纬度分布、海水盐度的纬度分布
我国农业带
粮食带、经济作物带、森林带、熟制
耕地——农业生产方式的纬度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