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介绍一下“宙斯盾”雷达的具体性能,谢谢。

与“中华神盾”相比,它有哪些优势及劣势。
2025-04-29 11:30:2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宙斯盾系统是美国海军成功运用系统工程原则的典范,也是美国在电子工业、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诸多领域独领世界潮流的体现。全系统具有840部以上独立设备,其中包括l9台UYK-7计算机和20台UYK-20计算机,以及22个战术显示器(包括编队指挥官使用的)。系统主要由采用分布式结构的5个子系统组成:侧重于作战指挥功能的Mk-l指挥决策系统和MK-1宙斯盾显示系统,兼有作战指挥和武器控制功能的Mk-l武器控制系统,负责全舰的主要探测功能的AN/SPY-1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分系统以及MK-1操作准备和检测系统。  如果说AN/SPY-1雷达是宙斯盾系统的耳目,那么MK-1指挥决策系统就是整个宙斯盾系统的核心。自从60年代出现海军战术数据系统以来,情报的传递、处理和显示等都已逐步自动化,但指挥中的判断和决策仍然要由人来承担。美国海军研制宙斯盾系统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这方面的人工干预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减到最小。指挥决策系统具有高度自动化能力,可同时接收AN/SPY-lA相控阵雷达、AN/SPS-49对空雷达、AN/SPS-55对海雷达、AN/SPQ-9火控雷达、声纳、电子支援系统、卫星导航、数据链以及其它设备送来的目标信息和其他有关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分类、识别并进行威胁判断,再根据单舰或协同作战舰艇、飞机的情况,由AN/UYA-4型显控台向武器控制系统传递指令信息,也可以根据指挥决策程序自动传递指令信息。  该系统的中枢是4台AN/UYK-7计算机和8个AN/UYA-4显控台,另外有变换装置、RD-281存储器和数据变换辅助控制台等辅助设备。作战原则管理功能是宙斯盾作战系统的核心,该分系统同时也决定全舰作战战术原则,并作出火力分配以协调、控制整个作战系统运行。由于决策系统采用计算机完成监视、识别和威胁判断,使系统反应时间很短,充分发挥了AN/SPY-1A相控阵雷达全方位探测的优势。该系统可指挥对空、对海和反潜作战,还能指挥协调与友邻舰艇的协同作战。  MK-1宙斯盾显示系统是面向指挥官的终端,布置在作战指挥室内。通过用4个(在驱逐舰上装2个)大屏幕显示器、l2个自动化战斗状态板、2个双人指挥显控台和2个单人数据输入控制台向本舰和编队指挥官综合显示工作和战术信息,以便于各级指挥官充分利用宙斯盾系统做出指挥决策。整个显示系统分成两个相似的显示组,每组有2个大屏幕显示器、一个双人指挥显示台、一个单人数据输入台和5个自动化战斗状态板。一组供舰上指挥官使用,另一组供舰上的编队指挥官使用。还有2个自动化战斗状态板设在舰桥上。大屏幕显示器的尺寸是107(107厘米),各个大屏幕具有单独的控制,能够同时独立地选定距离标尺、压缩航迹、航迹标记和偏置。自动化战斗状态板能列举多种信息,包括单个航迹的数据、己舰状态、武器清单、战斗力信息、环境数据、航迹一览表、使用原则要点和雷达搜索扇面。  在宙斯盾系统中,总的决策由MK-1指挥决策系统下达,指挥官的决定通过显示系统进行人机交互,另外一部分作战指挥功能和火控功能则交给了MK-1武器控制系统。它的任务是:根据指挥决策系统传来的指令信息和己舰武器状态,实施目标指示、指令发射和导弹制导等功能。为了减轻计算机运算量,系统只直接控制舰空导弹的发射,对其它武器系统,则通过该武器自身的火控系统与本系统对接后再进行控制。比如对舰炮就只给予目标指示,而射击计算和控制是由舰炮自身火控系统完成的。另外对水下目标的射击控制也由专用的计算机配合外挂的MK-116反潜火控系统和电子战系统进行。为了防止出现个别单位超越控制权限射击的情况,除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独立工作外,其余武器的使用必须经过武器控制系统统一控制协调。操作人员借助AN/UYA-4型显控台监视武器控制系统的自动工作状况,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武器控制系统内装有4台AN/UYK-7计算机,令人惊讶的是,这4台计算机共用一个256K的存贮器,而且运算速度达到了150万次的速度,这在80年代已经属于顶级性能了!可见美国计算机产业的发达并非一日之功。 美“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导弹巡洋舰
  ◆ 系统组成  宙斯盾系统是美国海军成功运用系统工程原则的典范,也是美国在电子工业、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诸多领域独领世界潮流的体现。全系统具有840部以上独立设备,其中包括l9台UYK-7计算机和20台UYK-20计算机,以及22个战术显示器(包括编队指挥官使用的)。系统主要由采用分布式结构的5个子系统组成:侧重于作战指挥功能的Mk-l指挥决策系统和MK-1宙斯盾显示系统,兼有作战指挥和武器控制功能的Mk-l武器控制系统,负责全舰的主要探测功能的AN/SPY-1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分系统以及MK-1操作准备和检测系统。  如果说AN/SPY-1雷达是宙斯盾系统的耳目,那么MK-1指挥决策系统就是整个宙斯盾系统的核心。自从60年代出现海军战术数据系统以来,情报的传递、处理和显示等都已逐步自动化,但指挥中的判断和决策仍然要由人来承担。美国海军研制宙斯盾系统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这方面的人工干预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减到最小。指挥决策系统具有高度自动化能力,可同时接收AN/SPY-lA相控阵雷达、AN/SPS-49对空雷达、AN/SPS-55对海雷达、AN/SPQ-9火控雷达、声纳、电子支援系统、卫星导航、数据链以及其它设备送来的目标信息和其他有关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分类、识别并进行威胁判断,再根据单舰或协同作战舰艇、飞机的情况,由AN/UYA-4型显控台向武器控制系统传递指令信息,也可以根据指挥决策程序自动传递指令信息。  该系统的中枢是4台AN/UYK-7计算机和8个AN/UYA-4显控台,另外有变换装置、RD-281存储器和数据变换辅助控制台等辅助设备。作战原则管理功能是宙斯盾作战系统的核心,该分系统同时也决定全舰作战战术原则,并作出火力分配以协调、控制整个作战系统运行。由于决策系统采用计算机完成监视、识别和威胁判断,使系统反应时间很短,充分发挥了AN/SPY-1A相控阵雷达全方位探测的优势。该系统可指挥对空、对海和反潜作战,还能指挥协调与友邻舰艇的协同作战。  MK-1宙斯盾显示系统是面向指挥官的终端,布置在作战指挥室内。通过用4个(在驱逐舰上装2个)大屏幕显示器、l2个自动化战斗状态板、2个双人指挥显控台和2个单人数据输入控制台向本舰和编队指挥官综合显示工作和战术信息,以便于各级指挥官充分利用宙斯盾系统做出指挥决策。整个显示系统分成两个相似的显示组,每组有2个大屏幕显示器、一个双人指挥显示台、一个单人数据输入台和5个自动化战斗状态板。一组供舰上指挥官使用,另一组供舰上的编队指挥官使用。还有2个自动化战斗状态板设在舰桥上。大屏幕显示器的尺寸是107(107厘米),各个大屏幕具有单独的控制,能够同时独立地选定距离标尺、压缩航迹、航迹标记和偏置。自动化战斗状态板能列举多种信息,包括单个航迹的数据、己舰状态、武器清单、战斗力信息、环境数据、航迹一览表、使用原则要点和雷达搜索扇面。  在宙斯盾系统中,总的决策由MK-1指挥决策系统下达,指挥官的决定通过显示系统进行人机交互,另外一部分作战指挥功能和火控功能则交给了MK-1武器控制系统。它的任务是:根据指挥决策系统传来的指令信息和己舰武器状态,实施目标指示、指令发射和导弹制导等功能。为了减轻计算机运算量,系统只直接控制舰空导弹的发射,对其它武器系统,则通过该武器自身的火控系统与本系统对接后再进行控制。比如对舰炮就只给予目标指示,而射击计算和控制是由舰炮自身火控系统完成的。另外对水下目标的射击控制也由专用的计算机配合外挂的MK-116反潜火控系统和电子战系统进行。为了防止出现个别单位超越控制权限射击的情况,除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独立工作外,其余武器的使用必须经过武器控制系统统一控制协调。操作人员借助AN/UYA-4型显控台监视武器控制系统的自动工作状况,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武器控制系统内装有4台AN/UYK-7计算机,令人惊讶的是,这4台计算机共用一个256K的存贮器,而且运算速度达到了150万次的速度,这在80年代已经属于顶级性能了!可见美国计算机产业的发达并非一日之功。

 

回答2:

“宙斯盾”系统具有强大的防空、反舰和反潜等作战性能,其关键部位是AN/SPY-1A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系统。按设计要求,它能实施全方位搜索,可同时跟踪监视400个来袭目标,并能自动及时跟踪其中100个危险目标,并实施有效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