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有人了解吗?出来能做什么?

2025-04-25 10:48:2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专业沿革

1、50年代末在我国成立“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气调节专业”。这是现在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前身;
2、1998年专业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专业内涵与外延在实质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是侧重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侧重于暖通空调系统变成侧重于热湿环境。这一侧重点的变化着重体现在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上|(见后面的专业基础课);
3、现在的情况。截至到2004年,统计在案的,全国有116所高校设置了本专业,每年培养本专业技术人才近万人。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大学”、“太原工学院(现在应该是叫太原理工大学)”为最早在全国设置本专业的学校,基本上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设立的,被称为“老八所”。最早获得本专业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合并前为哈尔滨建筑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和“湖南大学”。

二、专业涉及的内容及目标
内容:
1、供热、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
2、供热、通风、空调工程的施工安装;
3、供热、通风、空调设备的制造;
4、供热、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
目标:在最大限度节能、环保的前提下,创造一个人们所需要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环境(主要是热湿环境)

三、教学内容与组织
公共基础课程
政治、军事、体育
高等数学
外语
计算机
文化素质课程
大学物理
电工电子
普通化学
制图

专业基础课
传热学
流体力学
工程热力学
(专业更名后,由于专业侧重点的变化,增加了如下课程)
建筑环境学
热湿交换原理与设备
流体输配管网

主要的专业课程
暖通空调(含通风工程、供热供热工程)、制冷、锅炉与锅炉房设计、建筑概论、建筑电气、室内给排水、专业测试技术、建筑自动化、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专业计算方法等

实践教学环节
1、各课程实验
2、实习
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3、设计
课程设计:主要有“机械零件设计课程设计”、“制冷课程设计”、“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供热课程设计”、“锅炉及锅炉房工艺设计课程设计”、“空气调节课程设计”。随着专业名称和侧重点的变化,教学组织也在不断变革中,一些学校合对一些课程设计进行了合并,用如“锅炉与供热”、“制冷与空调”的综合性课程设计取代了原来的一些小型课程设计。
此外到了即将毕业的最后一年,还要进行综合的毕业设计(论文)和相应的综合训练。

四、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高级技术人才。
毕业生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环境控制技术领域的工作,具有暖通空调、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公共设施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运行能力、具有制定建筑自动化系统方案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
能够在设计、研究、安装、物业管理以及工业企业等单位从事技术、经营与管理工作。

五、毕业生去向
�8�3设计单位
�8�3施工安装单位
�8�3暖通空调设备制造单位
�8�3物业管理单位
�8�3学校、科研单位
�8�3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部门
�8�3进一步深造,考研究生等
�8�3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