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的带宽和内存带宽如何计算如何匹配?

2025-03-31 20:42:2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早期的CPU与外部连接的带宽由前端总线所决定,而与CPU直接通信的部件就是内存,所以前端总线也可看成是与内存通信的带宽。不过受限于内存传输带宽,很多时候CPU与内存的通信并没有达到前端总线的速率。比如前端总线为800MHZ的CPU,当搭配了DDR400的内存时,两者通信的速度就为400MHZ,并没有达到800MHZ的速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双通道技术就产生了,在支持双通道技术的电脑中,只要插上两条内存,就可实现两倍于单条内存的传输速度,比如两条DDR400的内存组建的双通道,传输速度就可达到800MHZ,刚好满足前端总线的带宽,通信瓶颈问题就可解决。再比如1333MHZ的前端总线,如果搭配单条DDR2 800的内存,那么通信速度还有提升的空间,这时候再添加一条DDR2 800的内存,就可达到1600MHZ的传输速度,满足了1333MHZ前端总线CPU的“胃口”,当然,如果搭配的是DDR3 1333内存的话,只需单条即可满足带宽要求,组建双通道已经没有意义。目前的电脑已经没有前端总线的概念,由于内存控制器已经集成到了CPU中,前端总线已经进化成新的总线类型,带宽扩大了N倍,能支持什么类型的内存就要由CPU决定了,比如INTEL顶级CPU I7 990X,集成的内存控制器支持3通道DDR3 1066,插入两条内存时只能以单通道运行,只有插入三条内存后才会以三通道运行,而且不管你插入的是DDR3 1333还是1600,内存都只能以1066频率运行。而你的羿龙IIX4 955,集成的内存控制器最高支持DDR3 1333内存,支持双通道,所以你最高可搭配的内存组合为2-4条DDR3 1333内存

回答2:

CPU-HT总线 HyperTransport最初是AMD在1999年提出的一种总线技术,随着AMD64位平台的发布和推广,HyperTransport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
HyperTransport是一种为主板上的集成电路互连而设计的端到端总线技术,它可以在内存控制器、磁盘控制器以及PCI总线控制器之间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带宽。HyperTransport采用类似DDR的工作方式,在400MHz工作频率下,相当于800MHz的传输频率。此外HyperTransport是在同一个总线中模拟出两个独立数据链进行点对点数据双向传输,因此理论上最大传输速率可以视为翻倍,具有4、8、16及32位频宽的高速序列连接功能。在400MHz下,双向4bit模式的总线带宽为0.8GB/sec,双向8bit模式的总线带宽为1.6GB/sec;800MHz下,双向8bit模式的总线带宽为3.2GB/sec,双向16bit模式的总线带宽为6.4GB/sec,双向32bit模式的总线带宽为12.8GB/sec。以400MHz下,双向4bit模式为例,带宽计算方法为400MHz×2×2×4bit÷8=0.8GB/sec。
HyperTransport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当数据位宽并非32bit时,可以分批传输数据来达到与32bit相同的效果。例如16bit的数据就可以分两批传输,8bit的数据就可以分四批传输,这种数据分包传输的方法,给了HyperTransport在应用上更大的弹性空间。
2004年2月,HyperTransport技术联盟(Hyper Transport Technology Consortium)又正式发布了HyperTransport 2.0规格,由于采用了Dual-data技术,使频率成功提升到了1.0GHz、1.2GHz和1.4GHz,数据传输带宽由每通道1.6Gb/sec提升到了2.0GB/sec、2.4Gb/sec和2.8GB/sec,最大带宽由原来的12.8Gb/sec提升到了22.4GB/sec。
当HyperTransport应用于内存控制器时,其实也就类似于传统的前端总线(FSB,Front Side Bus),因此对于将HyperTransport技术用于内存控制器的CPU来说,其HyperTransport的频率也就相当于前端总线的频率。 现在是HyperTransport 3.0规格,提升到52GB/sec。配HT3.0的主板就可以满足955的带宽,内存配DDR3 1333的,超外频的配1600的。AMD的CPU频率和内存基本是1:1,或内存多一些。公式 CPU频率÷5×2 3200÷5×2=1280,内存默认运行128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