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的评价是怎样的!?

2025-02-25 19:22:5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名臣、史学家司马光负责编纂,历时十九年,全书共294卷,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
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前共1362年,《资治通鉴》德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目的是要通
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它已成为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教科书,被奉为金科玉律,无上宝典。古往今来,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

不胜枚举、数不胜数。

回答2:

(2012·黄冈)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特点是按年、月、日编排史实,记述历史。史学著作《资治通鉴》属于这种体裁。
(2014·宜昌)它是一部成书于北宋时期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在该书中,编者司马光等人总结了许多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它是《资治通鉴》。

回答3:

司马光先生以无比的魄力和高瞻远嘱,而他的编辑群更都是知识渊博的史学专家,所以能使一千三百六十二年 乱如麻的史迹,得以条理分明的呈现於世。连同边年史的始祖春秋在内,中国还没有出现比它更明晰更精确的始史籍。
  因为作者的保守立场,有人曾怀疑资治通鉴是不是直的尊敬,更有人把资治通鉴比作为「驯马术」,指控它专供统治阶层使用。然後伟大的文化产品,功能是多方面的,史观可能无法使每一个人同意,但史料却是严肃的,司马光先生已经为我们留下宝藏。何况,司马光先生处理史料时,只把他的主观见解表现在(司马光曰)篇幅中。假使没有司马光先生,史料失散,即令今天的专业历史学者,具备司马光先生当时所具备的条件,也无能为力。
武大近段时间要开一个叫历史文化与领导韬略的高级研修班,就是深刻剖析《资治通鉴》这本书的!

回答4: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 帝王将相 、 文人骚客 、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 鸿儒 及现代的政治家、 思想家 、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作为历代君王的教科书,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 史记 》之外,几乎都不可以和《资治通鉴》媲美。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 司马迁 的《 史记 》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所谓“史学两司马”。南宋史学家 王应麟 评价说:“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