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主义 作为哲学意义认为世界,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没有意义、目的以及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质价值。与其说它是一个人公开表示的立场,不如说它是提出的一种针锋相对的意见。许多评论者认为达达主义(Dada),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ism), 朋克(Punk)这些运动都是虚无主义性质的,虚无主义也被定义为某些时代的特征。如:鲍德瑞拉德(Baudrillard)称后现代是虚无主义时代,有些基督教神学家和权威人士断言现代与后现代由于拒绝上帝而是虚无主义的。
曾对虚无主义著书论述的著名哲学家有尼采和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尼采将基督教成为虚无的宗教,因为它不关注现实生活,而在乎假设的死后生活。他认为虚无主义是人们意识到“上帝死了”所导致的,并强调人们应通过重新赋予生活意义来克服它。海德格尔将虚无主义称为“这样的存在什么都不剩”,并认为虚无主义基于将存在缩减至纯粹价值。
虽然屠格涅夫使虚无主义这个词被大家所知道,它是由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雅各比(Friedrich Heinrich Jacobi,1743年-1819年)首先引入哲学领域。雅各比想用这个词展现出理性主义特色,特别是康德的批判哲学。他认为所有的理性主义都可以减到虚无,这样我们应该试图去避免它,回归到某些信仰。
尼采晚期的作品主要是关于虚无主义的。权力意志的一卷由尼采1883年到1888年的笔记精选组成。他将之命名为“欧洲虚无主义”并认为这是19世纪的主要问题。尼采将虚无主义定义为使世界,特别是人类生存没有意义,目标,可以理解的真相和本质价值。
虽然后现代主义被一些人取笑为虚无主义,但就虚无主义者倾向于失败主义来说它并不符合上述虚无主义的公式。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试图去寻找庆祝他所探索的形形色色独特的人类关系的力量和原因。虚无主义和怀疑论由于都拒绝知识和真相经常被放在一起比较。但怀疑论不必对道德概念的现实做出任何结论,他们也不用在没有可知事实的情况下讨论有关存在意义的问题。
尼采是一位彻底的虚无主义者。 两种虚无主义:积极的虚无主义和消极的虚无主义!积极的虚无主义要建立... 世界是毫无意义的世界,对理性主义的信仰乃是虚无主义的开端。详细参考: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613235.html?s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