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面意思是:活着的时候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灵魂是什么,死了之后,灵魂不认为那个尸体是自己。可以引申为一个人对待某事态度坚决,死活不变,怎么都不改变主意。
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原文是:“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来寻死路,生不论魂,死不认尸”
灵魂到底是什么,是一种怎样的存在状态,一般人确实无法正确的理解,所以说“生不论魂”。而“死不认尸”这句话则未必正确。佛教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会脱离肉体,而重新投胎,获得一个新的身体,可以说是“死不认尸”。但是有一类众生对于自己的身体有强烈的执著,死了之后,灵魂依然守着尸体不肯离去,这就是所谓的“守尸鬼”,这一类人就不是“死不认尸”了。
出自《增广贤文》: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来寻死路,生不认魂,死不认尸.
意思是说,大多数人活着的时候,不能正面、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灵魂或精神成分;死了之后继续流浪、轮回,容易投入新的境界,而忘记自己原来的肉体。
佛教认为人是有灵魂的,生死要转世,一个人活着,肉身不认得灵魂,比如做梦,就是灵魂暂时游离肉身所至;死后呢,灵魂出窍,离开了肉身,也不认曾经寄宿过的血肉之躯了。
就是已经超凡脱俗了,肉体与灵魂已经脱离了,已经毫无所求了,死亡对他们来说只是解脱,这就是他们求佛之人不畏生死的原因了
人活着时,不明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死后完事皆休,关注尸体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