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愁予的《错误》写作背景及中心思想是什么?

诗短小但不易懂
2024-11-30 23:15:5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背景

郑愁予自述该诗源自童年的逃难经历,他小学时,抗战就全面爆发开始了,父亲从陆军大学受训后一毕业就被送到湖北抗战前线,调去襄阳张自忠的部队,他则跟随着母亲经历过各种逃难,一路上看到很多伤兵。

1948年12月,他到江南的一个村落,那里唤起了他童年时期逃难的记忆,有关炮车,有关战马的马蹄声,他把这些冒出的经历艺术化,写成了《错误》。这首诗的主角就是以郑愁予母亲为原型的。 

2、中心思想

《错误》是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于1954年写作的一首现代诗。全诗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战争年月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寓意深刻,是现代抒情诗代表作中之一。

扩展资料

诗开头,抒写了三月的江南,也还是初暖乍寒的季节,描写了初春大地上的一切都是静静的,都在期盼着一个春天的到来。暗喻了当时在战火过后的江南,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一句,人们的美好愿望,在战火纷飞时刻,从对和平的一次次渴望中,到一次次的开落之后,显示出人们在当时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显现的无奈。这里不排除一些人对等候归人的一种期盼,但我更愿意理解为诗人是通过写景来阐述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之所以用了《错误》一题,也有他的内心的要求和渴望,这里暂且不说。接下来是“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这里的“东风”应该有暗指,或者是人,或者是一种局势,而其中的“柳絮”则是处于一个被动的关系出现的。在写景中,也巧妙地掌握了它们之间的动与静的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错误》

回答2:

《错误》一诗,承受的可说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日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人“我”的归来。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来了漫长又百般无聊的等待。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消息,没有满天飞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着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去看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又悠长深远。
  终于“我”回来了,达达的马蹄声对她而言是美丽的,因为日盼夜盼的心上人归来了,但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因为“我”只不过是过路罢了,而不是“归人”。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样。
  或许,有些人会把诗中的“我”理解为浪子无家可归的悲哀,而这种理解是未尝不可的。处在那个动荡时代的台湾人的心态是一种漂泊,等待着一天能够有个定位,他们在台湾岛上仅是一个过客,想着有一天能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然而,由于政治缘故,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产生出失落惆怅之感。不过,如果尝试把郑愁予的其他诗作与《错误》相对比的话,不难找出有力的旁证。如郑愁予《情妇》中“我想,寂寥与等待,对妇人是好的”和“因我不是常常回家大那种人”两行,皆表现出女子深守闺中,等待主人公归来的主题。另一首诗《窗外的女奴》中“我是南面的神,裸着的臂用纱样的黑夜缠绕。于是,垂在腕上的星星是我的女奴”亦透露了女子在冷清寂寞的悠长岁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