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时的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内外交困,无力修建。
2、民族工业发展缓慢,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且多半在外国手中控制,没有积极性。
3、中国教育水平落后,没有人才主持建造,技术落后。
4、广大地区还是处于半封建状态,封建思想严重,反对修铁路。
扩展资料:
帝国主义争夺路权:
1894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后,八国联军攫取中国的铁路权益。一万多公里的中国路权被吞噬和瓜分,形成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一次高潮。随后,他们按照各自的需要,分别设计和修建了一批铁路,标准不一,装备杂乱,造成了中国铁路的混乱和落后局面。
在清政府时期(1876~1911)修建铁路约94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修建经营的约占41%;帝国主义通过贷款控制的约占39%;国有铁路,包括中国自力更生修建的京张铁路和商办铁路及赎回的京汉、广三等铁路仅占20%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铁路
1、民族工业发展缓慢,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且多半在外国手中控制,没有积极性
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外国列强的阻挠和侵略
铁道部门不缺少资金但又想达到其垄断的目的,后面临着公路等方面运输的压力才开始修建及提速
时局动荡 缺乏技术人员 核心技术被外国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