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对尼姑比较礼貌的叫法是?

2025-04-04 04:05:0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无论年长与年幼,对出家人我们都要称为师父和法师,称谓是不分年龄的。

也可以请问师父法号,四众都有法号,不仅仅是和尚有,也不仅仅是出家人有。

对于女众出家人,称其为“尼姑”并不合乎佛制。正确的称呼是:年龄满18岁,在受了十戒的基础上再加六法,为随学比丘尼。居士称“某某师父”,教外人称“某某法师”。受过具足戒的就是比丘尼,教外人可称“某某尼师”、“某某法师”、“某某师父”、“某某师太”。

佛门里面如果不知道辈分,可以称呼对方为法师,也可以称呼二僧。 按照佛家的戒律,女性出家人学名“比丘尼”,民间则称为“二僧”。


扩展资料:

相关记载:

依《大爱道比丘尼经》所载,比丘尼的出家,始于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大爱道),她誓守八敬法,而被允许出家受戒。

在我国,依《比丘尼传》卷一所述,西晋建兴年间(313~317),尼僧净检从西域沙门智山剃发、受十戒。升平元年二月(357),请昙摩羯多立比丘尼戒坛,净检等三人共于坛上受具足戒,这是我国比丘尼的开始。

在日本,司马达等之女善信等人从高丽僧惠便出家,后至百济受具足戒,是其滥觞。

关于比丘尼的戒律,在佛灭后、部派分裂以前,教诫极严。至部派分裂再分裂后,对比丘尼较为放宽。然而,因相传女人障重,故戒条亦多,依《四分律》所载,比丘须守二五〇戒,比丘尼则须守三四八戒。

回答2:

对于女众出家人,称其为“尼姑”并不合乎佛制。正确的称呼是:年龄满18岁,在受了十戒的基础上再加六法,为随学比丘尼。居士称“某某师父”,教外人称“某某法师”。受过具足戒的就是比丘尼,教外人可称“某某尼师”、“某某法师”、“某某师父”、“某某师太”。也有称尼众寺院的住持为和尚的。
总而言之叫师父,师太就没错了吧

回答3:

  佛教中对尼姑的正式称呼是“比丘尼”。
  一、比丘尼简介:梵语bhiks!un!i^,巴利语 bhikkhuni^。又作苾刍尼、比呼尼等。意译乞士女、除女、薰女。或简称为尼。原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女性,其后泛指出家之女子。佛教第一位比丘尼乃释迦摩尼佛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中国第一个比丘尼是晋朝时的净检。在东晋升平元年(357年)受了具足戒,正式成了比丘尼。
  二、尼姑称呼的由来:尼姑是中国对比丘尼的俗称,不合佛教规仪,是结合中国民俗产生的称谓。本来,印度以尼(ni)音,代表女性,有尊贵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专用。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弥尼,大的叫比丘尼,意思是女沙弥及女比丘。 到了中国,每以未嫁的处女称为姑,故将佛教的沙弥尼及比丘尼称为尼姑,并没有侮辱的意思,所以在《传灯录》中,佛门大德尝以师姑称尼姑;但到明朝陶宗仪的《辍耕录》中,以尼姑列为三姑六婆之一,那就有轻贱的意思了。因此,晚近以来,尼众姊妹们很不愿意人家当面称

回答4:

对于女众出家人,称其为“尼姑”并不合乎佛制。正确的称呼是:年龄满18岁,在受了十戒的基础上再加六法,为随学比丘尼。居士称“某某师父”,教外人称“某某法师”。受过具足戒的就是比丘尼,教外人可称“某某尼师”、“某某法师”、“某某师父”、“某某师太”。也有称尼众寺院的住持为和尚的。
总而言之叫师父,师太就没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