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是从剪力墙的“轴压比”(剪力墙轴压比指的是墙的轴压设计值与墙肢的全截面积和混凝土强度设计值的乘积之比)这一概念来的。有抗震设防的建筑,剪力墙底部设有加强区。其目的是在加强区范围内采取增加边缘构件的箍筋和墙体横向钢筋等必要的抗震加强措施,避免脆性的剪力破坏,改善结构抗震性能。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提到抗震设计时,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不宜超过表7.2.14的限值。《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4.2条规定轴压比:一级抗震 烈度9度时为0.4,一级抗震烈度8度时为0.5,二三级不宜超过0.6。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2.14条中提到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剪力墙非底部加强区正是这一条中提出的概念。在地震时有一些短柱、墙体脆性破坏是很厉害的,十分危险。设计人根据其轴压比的验算结果:剪力墙加强部位不仅限于底部,所以在施工图中都直接给出加强区在哪几层、哪些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