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与“珍珠翡翠白玉汤——边际递减规律
相传,朱元璋少时家贫,从没吃饱过肚子,17岁那年他又因父母双死于瘟疫,无家可归,被迫到家乡黄觉寺当了一名小和尚,以图有口饭吃。但是,不久家乡就闹了灾荒,寺中香火冷落,他只好外出化缘。在这其间他历尽人问沧桑,常常一整天讨不到一口饭吃。有一次,他一连三日没讨到东西,又饿又气,在街上昏倒了,后为一位路过的老婆婆救起带回家,将家里仅有的一块豆腐和一小撮菠菜,红根绿叶放在一起,浇上一碗剩粥一煮,喂给朱元璋吃了。朱元璋食后,精神大振,问老婆婆刚才吃的是什么,那老婆婆苦中求乐,开玩笑说那叫“珍珠翡翠白玉汤”。后来,朱元璋投奔了红巾军,当上了皇帝,
这皇帝当然是天天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了。开始的时候感觉还可以,可惜 时间长了,朱元璋就感觉无味了,甚至是腻烦了。于是便想起当年老婆婆给他
做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于是下令让御厨给他做,可是无论御厨们怎么去做 这道菜,尽管味道再好,也不会使朱元璋满意。
【故事中的经济学】
正如故事中的朱元璋,他在饿晕的时候,肯定会饥不择食,再说平时也 很难吃到豆腐啊,这碗“珍珠翡翠白玉汤”对他来说,当然是极品的美味
了。倘若在朱元璋吃饱之后,还继续让他吃,估计也不会认为“珍珠翡翠 白玉汤”是美味了。当然在他当皇帝之后,天天锦衣玉食,山珍海味,就
出现了像我们吃包子一样的情况,吃到最后肯定会烦的,也难怪会让他想 起落难时候吃的“珍珠翡翠白玉汤”。这个现象在经济学中有个专业的名词 ——边际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