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谐友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据调查,无论学生、老师、家长,都认为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课堂上是师生,平时是朋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学生应当尊敬老师,老师应当成学生的良师益友。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往中是民主的,在相处上是友好的。
原烟台市教委主任高远良同志将新型师生关系概括为“尊重、友爱、民主”6个字,即“尊重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友爱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民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形式”。
特级教师、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同志说:我想咱们老师的这张脸,最好在24小时中有变化,这张脸应由三张脸合而为一。在课堂里我们是教师,要诲人不倦;在生活中我们是长者,要以身作则;在课余,我们是学生的朋友,应该开诚布公。
因此,建立在尊重、平等、民主、信任、友爱基础上的和谐的朋友式的关系,是当前新型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
二、如何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是建立和谐友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首要的则是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尽管师生关系多表现为“教与学”和“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然而,师生作为社会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我们应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允许有一丝的歧视存在,尤其对部分“后进”学生。
另外,在当今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不能把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工作的层面上,而应该从依法治教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去思考,去更新观念。自己的从教行为应自觉地遵循《教师法》、《教育学》等一系列教育的法律法规。要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尤其不能因自身观念陈旧、法律意识淡薄而损害正常的师生关系。如把学生轰出课堂,辱骂体罚学生,歧视后进生等。这些表现看似平常,严格地来讲,是违背职业道德的,是违反法律法规的。师生关系处理不当,轻者会引发家、校纠纷,重者诉诸公堂,这类事件屡有发生。我们从教者应以此为戒,从中吸取教训。
2、真诚关爱赏识学生是建立和谐友好师生关系的核心。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不会自发产生的,一个人的爱总是先从接受别人的爱开始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心灵的沟通,需要真情付出。要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爱呼唤爱。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和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去塑造每一位学生,才能及时发现和赏识学生。
赏识学生是教育态度,是教育途径,也包含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宽容,不仅欣赏学生的优秀品质,更重要的是欣赏学生的缺点、不足。
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就会学会谴责和敌视;
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中,他就会学会自信和奋发;
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中,他就会学会自爱和自重。
“数生十过不如赞生一长”,一个中国学生被中国老师说成“没有数学脑子”,到了美国换了赏识他的美国老师后变得那么优秀,以致美国老师在她的升学推荐信中写道:“她能适应高水平的大学学业吗?我以生命担保她行。对此,一秒钟都不应该怀疑”。这是关爱赏识学生的肺腑之言,这也是爱的情感的力量,这就是真情投入的回报。
3、为人师表,改善形象是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要让学生尊重老师、爱戴老师、喜欢老师,首先要求老师要有值得学生尊重、爱戴和喜欢的品质,这就要求老师时时处处要注意自尊、自爱、自重、自律。
加里宁说过,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窥伺的眼睛,在不断地盯着他。这说明,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自己坚决不能做。
英国教育家保罗韦地花了40年时间收集了9万封学生来信,概括出好教师的12种素质:
①友善的态度
②尊重课堂内每一个学生
③耐心
④兴趣广泛
⑤良好的仪表
⑥公正
⑦幽默感
⑧良好的品行
⑨对个人的关注
⑩伸缩性
11宽容
12有方法
我国学者谢千秋以“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为题向42所中学的91个班共4415名学生作过问卷调查,归纳出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为:
①教学方法好
②知识广博,肯教人
③耐心温和,容易接近
④实事求是,严格要求
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⑥对人对事公平合理
⑦负责任,守信用
⑧说到做到
⑨有政治头脑,关心国家
⑩讲文明,守纪律
河南新乡高中调查学生最看不起的老师有十种:
①偏心,不能一视同仁
②脾气暴躁,不问是非,逮住就吵
③言行不一,爱吹牛
④不尊重同学,开口闭口“你傻呀”、“你眼瞎呀”、“你怎么这么笨”、“真给你爹妈丢脸”
⑤脏话连篇
⑥动不动就叫家长
⑦教学水平低下,不组织课堂
⑧爱慕虚荣,趋炎附势
⑨体罚学生
⑩穿着不得体
总之,老师不能让学生嘲不起,要努力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以适应学生需要和工作需要。不好动的要动,不好乐的要乐,不善唱的要唱。
4、研究学生,讲究策略是建立和谐友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主体,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在真正的教育者眼里,学生只有差别,没有好坏之分。要针对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合理引导,区别教育。
要研究学生,要多察颜观色,多与学生在一起,多与学生谈话,多参加学生集体活动,多与家长沟通,多看学生写的日记、文章,你就会对学生的各方面有了解,甚至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类型、发展特点都能掌握,也就有了教育的针对性。
该管的学生要管,但要管而有情,管而有理,管而有力。
要多表扬,少批评,少处分学生。
要多倾听,多进行个别谈话,多征求学生意见,学生活动不当旁观者,不撒手不管。
要宽容,要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时间和过程,不能太急,不能对学生心狠手辣。
要多研究和琢磨学生的教育方案、方式、方法,讲究策略和艺术,教育方案、策略考虑不充分、不成熟,不轻易施教。